阅读记录

第0495章英雄回家[1/2页]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无色非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昌和抢险队负责的江段只是松花江中很小的一段。
      在黑省军民和兄弟省份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抵挡住了洪峰。
      而长江沿岸有险情的堤坝太多。
      一时间难以面面俱到。
      八月份,长江上游出现了五次洪峰。
      其中8月7日到17日的十天里,连续出现三次洪峰。
      广大军民都累瘫在大坝上。
      最终,在关键时刻,三十万解放军指战员手挽着手,用人体来阻挡洪流。
      很多人被卷进了洪水里牺牲了。
      更多的人负伤。
      在这次洪峰到来之时,为了确保下游城市的安全,葛洲坝枢纽以及隔河岩、漳河、丹江口等水库拦蓄洪水,冒着巨大的风险,为长江抗洪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说的再明白点,就是长江上的水利大坝,拼尽全力拦截洪水。
      防止洪水冲垮中下游的堤坝。
      这是要冒风险的。
      可见当时的这个决定也是非常艰难的。
      长江这边17号的洪峰刚过。
      22号,嫩江、松花江洪峰就来了。
      这就是卢昌华他们成功过峰的那次。
      其实,22号的这次洪峰是非常凶险的。
      这关系到了哈市,齐市,佳慕斯等几个东北的大型城市的安全。
      国家非常的重视,打电话指示,全力保证城市安全。
      当然,在过峰的过程中,很多非城市地区就成了泄洪区。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水量这么大,流速这么快,原有的江道根本就无法容纳那么多水。
      能不漫堤吗?
      比如说嫩江吧,前后就有六处决口。
      抢险队只能确保沿岸城市安全,至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只能做出牺牲了。
      因为以现在的人力,根本就救不了。
      只能做到人员物资的转移。
      可就是这样,也有大量的牲畜死亡,大量的农田淹没。
      房屋倒塌已经是常事了。
      嫩江和松花江三次洪峰一过,一直保持高水位。
      而长江的洪峰前后过了八次。
      直到8月31日,第八次洪峰过后,嫩江,松花江水位开始回落。
      9月2日,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开始全线回落。
      9月3日,国家领导人到长江一线视察。
      9月5日,来到了哈市。
      此时的昌和抢险队接到了命令,抗洪抢险取得了胜利,可以返回了。
      卢昌华一声令下,昌和抢险队开始拆帐篷,收拾物资。
      又组织人手,把埋在临时土墙里的拖拉机挖出来。
      好在当时埋的时候,封闭了管道。
      这些车辆在潮湿的泥土里掩埋了二十多天,现在重见天日了。
      可就算如此,也没法发动了。
      只能运回厂里大修。
      王瑶接到卢昌华的电话,心情激动。
      她在电话里一直哭泣。
      老卢一家在电视新闻得知,抗洪胜利了,全家欢腾。
      这几个孩子都跑去通知,告诉各家,来家里吃饭,庆祝一下。
      收拾物资的场面忙乱而紧张。
      昌和集团的职工们,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生死考验后,对这个集体充满了认同感。
      真个过程,大老板都冲在第一线,和职工们同吃同住。
      自己被晒得像非洲黑人一般,老板也没好到哪去,也是黑不熘秋的样子。
      吴霞和眯缝眼,杀了上百头猪,慰问抢险队。
      有记者来采访。
      竟然发现了一个奇迹。
      昌和拖拉机刚从土墙里挖出来,清理了一下泥土,简单的整备后,竟然打着了火,还突突突的在跑了起来。
      记者按下了快门,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第二天,《黑省日报》上,就大篇幅的刊登了评论员文章,《一家为抗洪抢险埋掉二百辆拖拉机的企业》。
      在二版就是详细的报道。
      把昌和集团抢险队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
      不仅有他们在大坝上奋战的场面,也有他们忍痛埋掉拖拉机的情景。
      就连现在他们喜悦的开着拖拉机奔跑的照片也有。
      文章一出,立即引起了其他媒体的关注。
      在危急时刻,有个人献出自家拖拉机汽车的先例。
      可像这样,一家拖拉机企业的抢险队,为了确保机场的安全,义无反顾的埋掉这么多新拖拉机,这种决心,这种魄力,真是少见。
      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都跑来拍摄采访。
      就连北宁市电视台也来了。
      还是广电局新任局长郑春带队来的。
      这人卢昌华虽然不认识,可他一提大哥,两人是曾经的同事,这关系自然就近了不少。
      “卢昌华同志,你们昌和抢险队为这次抗洪抢险作出了贡献,也是北宁家乡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今天,我们来就是要好好采访你一下的。”
      卢昌华当然就得客气几句。
      “哪里哪里,我是奉命行事,都是领导指挥得当。”
      正寒暄着,杨洁走了过来。
      “卢总,这次采访由我来做前方主持人。”
      卢昌华当然认识杨洁了。
      以前是一个农场的,后来跟大哥走的近。
      她跟大哥之间的纠葛,他也是知道的。
      “好,你问吧。”
      于是双方就拉开了架势。
      抢险队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才把所有物资装车运走。
      而这15

第0495章英雄回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