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元旦新春茶话会之后,卢昌华去了趟大哥家。
      大哥一家就住在原来老爸的房子里。
      平房小院。
      独门独院的,安静。
      单位分的房子在大院里。
      进进出出的都是市府的人。
      人多眼杂。
      离领导家又近,去谁家不去谁家都不好。
      卢昌中干脆就没要。
      还是住在老爸留下的房子里。
      对于老弟的来访,卢昌中有点惊讶。
      平时,他是不来的。
      最多去鱼庄或者打打电话。
      见面的时间也少。
      今天来一定是有事。
      卢昌华找大哥,不是为了别的事,而是他听到了小道消息。
      就在茶话会的时候,有人跟他透漏,说卢昌中可能要动。
      这种事他不能直接问沉洋。
      一问,好像是给大哥要官似的,不好。
      于是,他第二天就去了大哥家。
      他事先给大哥大了电话,知道在家,这才来的。
      家里拾捣的很温馨。
      可见大嫂对这个家很上心。
      墙面上还贴着孩子的奖状。
      “大哥,茶话会没见着你啊?”
      “我们先开的。来坐。”
      家里没人,哥俩说话也不拘束。
      烧水沏茶,忙乎完了,这才坐下唠嗑。
      “你来有事?”
      “也没啥事,听到小道消息,说你年后要动?”
      “你听谁说的?”
      “嗨,都说了小道消息。”
      “是,组织部门已经找我谈话了。”
      “大哥啊,我发现现在你的嘴是真紧啊!谈话了都不告诉我!”
      卢昌华调侃了一句。
      “嗨,谈话也没几天。”
      卢昌中脸色平静的说道。
      “那,你的产业园要建好了,就把你调走?有点摘桃子的意思吧?”
      卢昌中嘴角抽动了一下,说道:“领导的安排,也是工作需要嘛。”
      “给你调哪儿去?”
      “初步是县里。”
      “哦。”
      卢昌华一听是县里,琢磨了一下。
      “也好,去基层县锻炼一下,主政一方,这是好事。总比在招商局里有干头。”
      “是啊,去县里面对的工作就更复杂了。”
      知道大哥是去县里主政,他还是为大哥高兴的。
      说白了,有了在基层县主政的履历,以后的仕途就会更好走了。
      这也是培养干部的必经之路。
      卢昌中也询问了老弟现在的情况。
      得知正在忙乎柳编的事,他就上心了。
      “老弟啊,我上任之后,你的这个柳编能不能也把我们带上。至少杞柳的种植也可以在我们那儿发展发展嘛。”
      “行。只要你去了,我就去。”
      哥俩又聊了一阵,卢昌华这才告辞出来。
      铃铃铃,一阵电话铃声。
      卢昌华一看,是李伟的电话。
      “李书记,有事?”
      “卢总啊,柳编公司成立了。你开啥时候动工啊?”
      “动工年后吧,先把地块围起来就行。”
      说道这,卢昌华继续说道:“咱们招工的事可以办了。”
      “行。”
      “书记,这些工人年后三月份要去外地学习。要是不喜欢柳编的可不能要。”
      “你啥时候回来?这招工的事还得你亲自抓。”
      “行吧,我明天回去。”
      中午,王瑶回来,两人商量了一下。
      从集团抽调几个人出来,去农场上班。
      主要是人事和财务。
      两人还捋了下招工的标准。
      “初中以上学历,男女不限。”
      “农场子弟优先。”
      “年龄1830”
      “身体健康。”
      这条件已经是够宽泛了。
      只要是个健康的人就行了。
      为啥要求这么低呢?
      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安排农场子弟就业。
      以前待业青年找不到工作,农场就给几垧地,这就算是安排就业了。
      后来,很多人都不种地进城打工了。
      这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只要一毕业,不管是男孩女孩,都离开农场,去南方打工。
      搞得现在农场人口锐减。
      尤其是年轻人,更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总想着去城里闯闯。
      如今柳编公司是成立了,可招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工资给低了,没人愿意来。
      给高了,倒是能把外出打工的留下,可是这些人心都野了,留下也不一定能好好干。
      这才是卢昌华和王瑶头疼的事。
      “待遇上,我看给1500的底薪,再加计件。多劳多得。”
      王瑶提议道。
      “行。培训期间,按底薪发放,包吃包住。”
      下午,王瑶去了集团,就开始安排人员准备明天下农场。
      这些人都是临时的,有合适的人顶替,他们还得回北宁。
      没办法,让他们放弃集团的待遇去柳编公司,没人愿意。
      第二天,卢昌华和王瑶带着人事和财务返回了农场场部。
      李伟在机关招待所安排了三个房间。
      由农场的名义发下去招工通知。
      各分场和连队都用大喇叭通知了,还张贴了

第0519章招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