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0章 钱要拿、兵要掌、人要换[1/2页]

大明:从1566开始 应无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时此刻,
      群臣全都汗毛倒立——
      这简直是霸朝啊!
      明目张胆霸朝,直接就是指鹿为马的赵高啊!
      钱要拿,
      兵要掌,
      人要换!
      这特么,还让不让人活了啊!
      这时,殿中群臣总数有大几十人之多,除了严家的那批,人人心里都飚出了脏话。
      大明朝开国以来,还真没出过这个呢!那是谁啊?赵高、王莽、梁冀、曹操、司马昭……众人除了悲哀之外,还感到深深恐惧——这大明朝走到今日此时,算是走到了头了……
      而严世蕃以下,数十个身居要职的严党,此时虽也低着头,却仍看得出满脸?N瑟。
      有的人也在想:司礼监呢,怎么也不说话?徐阶呢?怎么此时睡着了?还有裕王,端坐龙椅下方,却也是不闻不问?
      还有一些人对严家虽然痛恨,却也没想过倒严,而此时此刻,忽觉自己还是太天真了!自古以来只要是个权臣,早晚都是要走到这一步的。
      更多的人则对大明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刻认识:当年的大太监刘瑾、首辅杨廷和,是不是也这样呢?徐高张这些年一直说倒严、倒严,今日看来,还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但说来说去,说到底,还是那个朱墨有种,这些年也就他真正动了严家几下,什么徐高张,也就是说说而已罢了……
      鸦雀无声的皇极殿中,众臣脑子里都盘旋着种种非常深刻的、平时很少去想的念头。
      这时候,
      就算是严家外围的那些人,也实在是忍不住了,都盼望有个人能出来顶一顶、扛一扛,但转念又想,连朱墨都要灭了,还有谁能扛?
      ……
      不知过了多久,
      严世蕃似乎也早料到了没人敢说话,鼻子里嗤了一声,对着朝臣们道:
      “这朝会究竟怎么回事?你们平时都挺能说的,怎么此刻都哑巴了?都议议,说说,全都说说嘛,别到时候内阁定下来,又有人腹诽!”
      这?
      特么太霸道了吧?
      有几个人刚想说几句,此时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这时,
      许多人又把目光投向了高拱。众人深知,内阁之中,徐阶、李春芳这两个苟道的,是怎么也指望不上了,就看看高拱这个火爆脾气能不能顶一下?否则真成了严家的一言堂了。
      高拱自然是想说话。
      作为清流中的激进者,他也一向主张倒严变法,只是步子比张居正还要小一些。且他更善于折中、投机,也是十分厉害的角色。
      这时
      他见朝臣没有一个还会开口,心想再不豁出去,以后想当首辅,谁还会服气?当即大步出列,朗声道:
      “王爷、严阁老、小阁老、吕公公……
      我以为,大同此时万分危险,大军压境,咱们救是不救,怎么救?才是十分紧迫的事,现在去谈什么钱兵人、谈什么大决战,扯得就远啦!
      况且,九边是九边,内地是内地,九边打战有什么稀奇?都打了几千年了,我大明朝也打了二百年了,也没见就垮了啊?小阁老说要把一切家底都押到边塞上,我以为断然不可,也毫无必要,就算是汉匈决战,也没有说把全部钱财、人力全都压上去的!再说了,严阁老知人善任,宣大蓟辽所用之将领,皆非常人,自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嘛!”
      这?
      哗!
      哈!
      朝臣一下子又是心潮起伏——
      “他这话说得倒是很中肯……”
      “是啊,汉匈决战也没有这样的,严嵩这过分了……”
      “他这是直接对老严嵩了……”
      “闻说高

第140章 钱要拿、兵要掌、人要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