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4章 关键时刻偷了张底牌[1/2页]

大明:从1566开始 应无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几人登上一处高岗,但见村外人影绰绰,至少也有三四百兵丁,另外是三四百家丁、陶工。而这边呢,这些契奴已经按卫所编制起来,为了免于为奴,这些人自是斗志昂扬,与屯垦义勇无异,当然也不是好欺辱的。双方在村口土栅外,竟是对峙起来。
      朱墨想了一会儿,对徐川道:
      “老徐,我看这样……你立刻派人把这些僭越器物运走一半,再去找一些瓷器来……”
      他又转向王威道:“王先生,你也不能留在这里了,我们都先离开,带着另一半瓷器走……”
      徐川很是精明,醒悟道:
      “也好!朱大学士,你们先走,谅他们也不敢怎么样!”
      嗯,
      朱墨平静道: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他们应是冲着这批瓷器来的……这是谋反大罪,沈淳志在必得,你们若是硬扛,一定会闹出大事……我看,老徐,你们这次就让一步,就让他们找到那些瓷器……三个家丁嘛,我们也带走,做完供述后,我自会放他们回来……你立刻派人去南昌按察使衙门,找到潘晟大人,潘大人是张居正举荐的人,还算可靠,他应该会带人来调停……”
      吕坤却道:
      “沈淳见失踪的三个家丁不在,会不会起疑?”
      朱墨道:
      “试试看吧,就说自己趁乱跑了,能瞒过去的话,咱们就有了一张底牌,真不行,那就算了……”
      他自然也明白,这事就要看运气,如果稀里糊涂过去了,等会再把三个家丁的供述记下来,用舟山公廨忠武校尉名义做出来,也就是合法的案卷,到时候三个家丁就是人证,沈淳只要看见瓷器被砸,也就没有物证了,案卷自然就不成立……
      想到这里,
      他当即让徐川派人去前面顶住,立刻在一间茅屋里开堂,吕坤坐了正堂,朱墨亲自笔录,半个时辰不到,就把三个家丁的口供做完,三人牵扯那么大的事,也深知只有老实交代,自己作为胁从者也才能逃过一劫,很是服从地画了押。
      与此同时,
      徐川的手下也找来了一些普通瓷器,都混在一起,仍是堆在那间牛圈里。而另一半呢,已经装满了一辆马车,朱墨带着吕坤、王威,押着三个家丁,从村后爬上小岗,让王威押着车,沿小路上了官道,往杭州方向而去。待马车走远了,两人又烧了一个圈子,回到了景德镇上,仍是假扮作商人在客栈住下。
      读者身份证563743675
      同时,徐川的使者也早已在去南昌的路上,预计明日正午,按察使衙门的人就回到了。
      王圣才见运瓷的马车已经消失在树林里,当即跑回村口与徐川说了。而这时,双方不仅在谩骂,且已经在相互投掷石头。沈淳方面,为首的就是彭伯胜,另外是抚州指挥同知史福,管着督陶的一个千户所,今夜却是来了三百人。此时,两人是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叫把村子给剿了,可一想到今夜只是沈淳的命令,并无上峰调兵之令,又是硬不起腰杆。
      徐川心里已经有底,反倒叫众人打开栅门,对着二人喊道:
      “老彭,也是老熟人了!你们今夜大张旗鼓,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彭伯胜上前道:
      “徐川,沈淳大人有令,官窑失窃了一批瓷器!有人说是你们拿走了!这批瓷器是西洋人定制的,过几日就要送到九江交货,非同小可!你们速速交出来!”
      他平生狡猾过人,想到今夜如果真打起来,闹出了大事,老史派兵是不合法的,到时候御史参劾也是个麻烦,虽说已经派人去省里请令了,可今夜是断然来不及的。故而,此事能谈自然是最好。
      徐川故意喝一声:
      “王圣才!有没有这回事?”
    

第474章 关键时刻偷了张底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