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泌说道:“建宁王要迎奉陛下,为何不在陇右造祥瑞?非要跑到灵武去?”
      “杜鸿渐是迎立陛下登基的大功臣,他和建宁王勾结有什么好处?”
      这两个反问,让李亨放下心来。
      确实,杜鸿渐的地位,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参与到皇位继承斗争中来。
      他已经肯定可以位列宰相了,无论谁继任皇位,杜鸿渐都有大功劳。
      都会将杜鸿渐供起来。
      以杜鸿渐的政治智慧,和建宁王勾结才是最愚蠢的。
      要知道如今东宫威望不低,建宁王也只是一个发配到陇右的王爷。
      李泌说道:“陛下,臣以为,祥瑞应该是真的。言路之事,堵不如疏,臣请陛下派有司前往灵武,判定祥瑞真假,以正天下人之心!”
      李亨点点头,如今朝堂上一团乱麻,要解开这个乱麻,自然还是要从最开始的地方。
      李亨说道:“招翰林学士来拟旨。”
      翰林学士来到了殿前,李亨说道:
      “诏曰,令御史中丞颜真卿,秘书监李泌,前往灵武勘验龙骸祥瑞。”
      翰林学士是皇帝的词臣,润色圣旨就是他们的工作。
      一道四六骈文的圣旨很快写好,皇帝简单看了一遍,就命令内侍省的掌印太监盖上玉玺。
      “今日是哪位宰相轮值?”
      鱼朝恩立刻说道:“陛下,今日是韦相轮值。”
      “立刻送去政事堂,请政事堂用印。”
      李亨听到是韦见素轮值,也没有故意拖延,而是直接让宦官将圣旨送到了政事堂。
      接到圣旨之后,政事堂很快也达成了一致。
      颜真卿是第一个弹劾杜鸿渐的,虽然他和宰相们也不对付,但是天下公认的敢于直谏皇帝的大臣。
      派颜真卿去,自然是朝堂上下都信服的安排。
      秘书监李泌在朝堂上地位超然,虽然他只是一个秘书监,但是很多朝廷大臣都是李泌推荐的。
      李泌也是出了名的为天下尽心尽职,虽然他和皇帝的关系亲近,但是也不会为了皇帝欺瞒天下。
      这道圣旨很快就被政事堂加盖印章,立刻得到了群臣支持。
      颜真卿和李泌准备前往灵武调查,这场朝堂风暴也暂时压了下去。
      不过所有人都盯着颜真卿和李泌,等待他们在灵武的调查结果。
      得到了皇帝和政事堂命令的御史中丞颜真卿,正在家中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前往灵武。
      “阿爷,张副使来了。”
      张副使,就是陇右都督府留后院副使张端阳,最近这段时间张端阳经常出入颜真卿的府上。
      就连颜真卿的儿子都不明白,自己老子这样的文人,又是怎么和张端阳这样的粗鄙武夫相谈甚欢的。
      颜真卿正在挥毫写字,听到儿子的通报,立刻停下笔说道:
      “去请张副使来我的书房!”
      颜真卿的儿子将满身肌肉的张端阳请到了颜真卿的卧室。
      颜真卿对待张端阳如同多年的老友一般,将他请到的书桌前问道。
      “端阳兄,你看看我这幅字如何?”
      “清臣兄,你的心乱了,字也是乱的。”
      颜真卿,字清臣,张端阳直接称呼他的表字,足以说明他们的关系亲近。
      如果是颜真卿的儿子看到,恐怕会惊讶的下巴掉下来。
      颜真卿性格刚直,自从出仕之后一直没朋友,就连对待家人亲戚的时候都非常严肃。
      能对张端阳这么一个军旅粗人这么亲近,还真的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张端阳是一位教授,年轻的时候也曾经痴迷于书法。
      学习书法,颜真卿是如何也绕不开的人物。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不少人学习书法,都是从颜体字入手。
      当年张端阳学习书法的时候,主要就临摹的颜真卿的字。
      待在凤翔府无事,张端阳又没办法出城打仗,就想起了自己这个年轻时候的爱好。
      张端阳亲自手书一份拜帖,求见了颜真卿。
      这份拜帖是张端阳手书的,用的却是柳体字。
      柳体字,是唐后期大法家柳公权所创造的字体。
      柳工权在创造柳体字时候,也是脱胎于颜真卿的颜体,两者中有不少共通的地方。
      但是柳体字又自成一派,看起来比颜体字更加冷峭孤傲,这份拜帖颜真卿看到之后,立刻让人请来张端阳,一起讨论书法。
      张端阳本身就是书法爱好者,他学习书法的时候博才众长,又吸收了唐代以后诸多

第343章 颜真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