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9 章 第 19 章[1/2页]

夺金枝(重生) 喃喃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尚未亮,柳府的灯已经点起,内院里里外外的仆婢都来来回回走动起来。
      柳府的主人柳锦台昨夜歇在了正妻何夫人的院中。
      何氏披了件外衫,迎着一点微弱烛火,正在为柳锦台细细整理衣服上的褶皱。
      她眉心不展,手上动两下就要幽幽叹一口气。
      柳锦台道:“夫人莫要叹气……”他想起被太后罚抄宫规的小女儿,“舒圆与家中这次行事,委实是太毛躁了些。”
      大剌剌地把虞家人夹带进柳家人群中,纵使离间了那夫妇二人,二殿下也不会把目光从柳家身上移开的。
      柳家太久没出过皇后,突然有了点苗头被冲昏了头脑,草率冒进过头了。
      何氏心不在焉地“嗯”了声,显然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这作态让柳锦台也难受起来。捧在手心长大的小女被宫中贵人责罚,阖家上下却无能为力,个中滋味,当真难以言说。
      他怀着心事,迎着清晨的薄薄雾气,踏上了上朝之路。
      柳府坐落在城南,一条街的邻居不是侯门、便是国公府。
      而柳家是唯一不靠勋爵承袭而立于此处的府邸。
      数十年前,柳氏女于春日宴上一鸣惊人,入了时为皇子的本朝太宗之眼,太宗登基后,她成了鼎鼎大名的柳宸妃。凤命之泽,荫蔽后人。
      柳家子因为宸妃的荣光,迅速在官场上立稳脚跟,代代子息绵延,屹立数十年不倒。
      柳锦台来到御极殿的偏厅中,那处是官员等待上朝之所。
      有几个早来的官员见到他,起身拱手:“柳詹事、柳大人。”
      事到如今,早已无人拿着柳家的外戚名头说事。
      柳锦台与诸人一一回礼时,发觉有几人眼中闪过一丝不自然之色。他捋了捋胡子,这些人消息还真是灵通,女儿在后宫吃亏之事不过一天就进了耳朵。
      他心下猜度,面上依旧毫无波澜。
      忽然,身后传来一男子的暴喝:“柳太子詹事!”
      几人纷纷回头,一个高瘦之人面带怒色大步走来,柳锦台看过去,眼神一动。
      是虞振惟。
      几个耳尖之人听到“太子”两字,脸色刷白。
      熙和朝“太子”二字,是天大的忌讳。陛下只有两位年龄相当的庶子,谁不知道“太子”二字有多敏感?没看到平日他们称呼柳大人都是只叫“詹事”的么?
      虞振惟还真是会打蛇打七寸啊。
      柳锦台的表情抽搐了一下,顷刻恢复如常。他拱手问:“不知虞兄有何见教?”
      虞振惟本是怒由心生,见到这个挑拨离间的祸首就恨不得叫骂一通。哪知柳锦台竟然还真回应了他,问他有何见教。
      他就是生气,哪有什么见教?
      气氛一时凝滞,偏厅中大小官员看似事不关己,实则目光在二人之间来回逡巡,看得虞振惟满脸通红。
      不知哪个眼尖之人余光一瞥,却看见一龙章凤姿,气度非凡之人款款朝偏厅走过来。
      他吓得舌头小小打了个结:“二、二殿下——”
      众人随他目光看去,心下讶然无比。
      还真是二殿下!今天早朝前发生的事,怎么一件比一件令人惊异?
      先是虞柳两个皇子岳家口角争锋,后脚二皇子殿下意外现身早朝。
      有人则想得更远些。俗话说,先成家后立业,这规矩在皇家也是如此。
      两位皇子大婚后,皇次子就上了早朝,是否意味着离他们亲政不远了
      薛晏清对官员们的行礼一一颔首致意。那些官员本以为他会对柳大人和虞大人说些什么,孰料他目不斜视,一如对待常人一般,不多停留一眼。
      虞侍郎可是他岳父啊……
      他们隐约察觉到了什么。
      早朝很快开始,薛晏清站在百官之首,向穿着皇帝朝服的熙和帝躬身。
      “众卿平身。”熙和帝抬手。
      “谢皇上——”百官道。
      礼毕,一向吵闹的早朝难得静默了片刻,众人看向站在最前方的年轻皇子,纷纷等他开金口。
      连皇帝也盯着次子那波澜不惊的面庞,想瞧瞧他初次上朝会说些什么。
      “西北灾荒一事,现下业已平定。”薛晏清手持笏板,站如青竹,声如金玉。
      官员间响起一阵细碎低语。
      皇子大婚前,熙和帝给二人各自分派了一件任务。其中,皇次子负责赈灾西北一事。
      赈灾是个要下苦力气的活计,民心涣散、物资匮乏、户部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稍一协调不妥就易引发民
     &

第 19 章 第 19 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