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三章 与李善长博弈[1/2页]

大明:接管锦衣卫,百官慌了 落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柏知道了韩国公的消息,那么就是说韩国公现在手上有了朱柏进入机要库的证据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李山名居然还有这一手,这一招可谓无懈可击,把自己害惨了。
      不过这样看来就是说李山名是畏惧锦衣卫,这才自杀的?
      总之,李山名已经不是最关键的了,他将这个信送出去之后就自杀了,想来是怕自己的报复。
      现在朱柏最担心的是李善长接下来的行动。
      他并不了解李善长这个人,就算是从后世对他的评价来看,也猜不出他要干嘛。
      要是他也上一封奏折给朱元璋,那自己可就没有办法再挽回什么了。
      就算能够收买太监云奇,也无法阻止李善长上奏折。
      他要见朱元璋太容易了。
      李善长是处于权力中心的人,他这么关注自己到底要图什么呢?
      朱柏现在要想办法让李善长手上的那个书信变成一张废纸,甚至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朱柏看着李山名的尸体,若有所思了起来。
      ....
      李善长兴奋之余回信夸奖了一番李山名,但他并不知道李山名会自杀以谏,为了报仇。
      自然也不知道这封回信已经落入了朱柏的手中。
      因此,他现在已经有了一种胜利的感觉了。
      只要这封信在自己手里,那什么时候都可以有大用,至少也可以去找朱元璋要一个人情。
      他拥有广大的忠实追崇者,有文官武将,朱元璋就算要保朱柏,也不能不顾天下人的看法,朱元璋那么聪明的人,要么不管朱柏,要么一定会妥协,找他买下这个消息。
      到时候就是自己谈条件的时候了。
      李善长是不愿意告老还乡的,还乡了就是一个普通百姓了,权力也都交出去了,到那时候朱元璋要是想收拾自己,那就太简单了。
      况且他跟着朱元璋造反,不就是因为怀才不遇,想有一番作为吗?
      现在朱元璋不动自己,并不是他念旧情,正是因为他手上有各方关系,他是对于这各种关系有所忌惮。
      李善长心里还是很明白的,朱元璋并不是不想动这帮人,只是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而已。
      他对于朱元璋处理郭桓案的手段,就能看出来了,这一切幕后之人就是朱元璋。
      但李善长还是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一点。
      朱元璋一手策划了郭桓案,他为的是大明江山,而他李善长以及他身后的文官武将,在各种关系之间牵扯,他们为的是自己而已。
      朱元璋对于他也是仁至义尽的,功臣榜排第一,免死铁?涣秸牛???布薷?怂?亩?永铎鳌
      之前刘伯温还在的时候,李善长不喜欢他,朱元璋也不喜欢他,所以帮他除掉了。
      后来汪广洋,胡惟庸等,都没了。
      整个朝堂就他稳稳的。
      朱元璋还是想用他的。
      但李善长却依然不消停,这是他最后作死的原因。
      李善长现在想着什么时候去把这封信送给朱元璋,看他会怎么办呢。
      现在郭桓案还在紧锣密鼓地查着,全国上下还有很多人在赶往刑场的路上。
      其中有一些人曾经与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按照锦衣卫办案的习惯,他们就会顺藤摸瓜,一直要查到最后。
      可是他们这次好像是要到自己这里时就把线剪断了一样。
      没有一个锦衣卫查到自己,
      这一定是朱元璋的命令的。
      现在看来,朱元璋是很明显要让自己觉悟,带领着一般淮西文武主动去领退休证了。
      李善长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他虽然可以用这封信去找朱元璋要一个条件。
      但其他的人呢,他们没有办法呀!
      李善长一个人还是无法帮助他们做主,他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于是他吩咐人去请来淮西集团的那帮铁哥们。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李善长都看不上这些手握重兵的大老粗。
      但其实他并不知道,要不是因为有这些大老粗支持他,朱元璋要办他一个文官,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因为现在大明刚立国,而且北元的残余势力还很强大,所以朱元璋是不愿意出现内乱的,他还需要这些人效力。
      历史上,直到洪武二十年第六次北伐,打败了纳哈出,辽东诸部落投降之后,北方再无大的威胁,朱元璋这才动了杀心。
      李善长派人送信给他们,其实这些武将早已经开始坐不住了。
      要说这些武将还真是比较淳朴的,他们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目的还是很简单的,由于没有读过什么书,造反不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吗?
      现在好不容易赢了,天下都是自己这些兄弟打下来的,所以不得好好享受吗,加上俸禄又实在太低了。
      所以私下里搞点钱那不是应该的吗?
      本来他们也不敢太嚣张的,后来李善长也点了头,让他们自己注意点就行了。
      这下他们就想尽各种办法去搞钱了。
      现在郭桓案闹这么大一出,他们各自的军中也有不少人被拉去砍头了。
      这由不得他们不紧张,但又怕私自去找李善长,会把脏水引过去,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办。
      要说这些老粗对于李善长还是厚道的仗义的,但李善长却常常想抛弃他们。
      现在李善长居然送信来了,请求商议,那他们自然是二话不说,马不停蹄地赶去了。
      很快,韩国公府就热闹了起来,他们彼此一见面就是开始相互倒苦水啊。
      有的甚至破口大骂,觉得锦衣卫太过分了。
      有一些清醒一点的,当然知道这不是锦衣卫的事,而且朱元璋要锦衣卫干的。
      他们也就只有在李善长这里,才能口无遮拦。
      李善长看着这帮人,行为举止很是粗鄙,这哪里是什么大将,分明就是一群世俗无赖穿了一套官服罢了。
      不过,看不起归看不起,人家没有读过书,自然不懂什么圣贤之道的。
      李善长等他们说得差不多了,这才制止了他们,说道:“此次郭桓一案,涉案之广,金额之大,古今少有,我看你们也都不干净吧!
      现在陛下没有让锦衣卫查你们,想来是给大家一个面子,但你们也应该有所觉悟,所以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要不要主动提出交权,然后告老还乡回凤阳去。
      凤阳县的知县,是老夫的亲信,所以回去之后,你们也可以过得很不错。”
      这帮淮西武将大多数都是凤阳县跟着朱元璋一起出来的。
      他们听完李善长意味深长的话,还是和上次一样,这哪能说交权就交权啊。
      回到凤阳那个穷地方,哪里还有好日子过啊。
      人都是由奢入俭难,现在的他们已经各自拥有府邸了,还有

第六十三章 与李善长博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