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见凌老婆婆面上神情,程先生这才深吸口气,痛心疾首道,“可这孩子执拗非常,自从三月前便不与在下一道钻研学问,反而时常逃学不知所踪,行径难辨……”
懂了。
来告状来了。
啧。
怎么越听越有种家长会期间在众人面前丢丑的感觉呢?
“二狗,二狗那孩子可是令先生难为了?”
老人家闻言十分忐忑,握着拐杖的手也不自觉颤抖起来。
“今日本是进学的日子,哪成想在下遍寻私塾也未曾找到二狗,本以为他偷着懒躲回了家,这才叨扰了您老人家,可如今一瞧,他却是不在家的。”
不仅不在,似乎连收养了他的凌婆婆也一直不知他的所作所为,只当他正常的进学下学罢了。
这么一想,程先生更是心痛不已。
他私心里当真是喜爱这个不骄不躁的学生,喜爱到日后更是愿意将自己视若珍宝的书籍传记尽数交给二狗,让他带着学识走出这片偏僻荒凉的村庄。
他将自己的抱负移情给了二狗,期盼他能超越无用的自己,日后不仅仅是成为秀才,甚至于那书中书写的状元……他也期望着有朝一日那辉煌能够落到二狗身上。
当得知二狗突然不顾学业逃学时,他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
今日本是进学日,他身为先生理应公正教授村中孩童。可私心作祟,他还是停了半日课来此寻二狗,望着他能抛弃那些不正不学的思想,跟他再回到学堂上去。
说了这么多,程先生也知道自己将一腔恨其不争的怒意传达给了年逾古稀的凌家婆婆,这本不该是读书人所为。
可心中悲愤难平,又思及平日里村中之人闲言闲语,纵使知道不该逾距过问他人家事,可二狗也寄托着他终年无法实现的抱负,也因此,他即便是失礼于人也须要问出口来。
“凌家婆婆,在下此言许是唐突,可二狗之事实在耽误不得,敢问……婆婆您收留二狗,当真是村中人所言,是为了引路借寿吗?”
啥?啥子引路借寿?
宁歌一懵。
“宿主主,这边系统为您解答哦~”
“引路借寿,是这个朝代偏远地区的一种习俗。相传富余一方者为了留住家中长寿长辈以尽孝,便会聘重金买来幼童,以幼童阳寿滋补老者,意为借寿。”
“而引路就比较可恶了,若是借寿后老人依旧亡故,为了鬼差魂魄不将家中老人勾走,他们便会将借寿幼童率先封死于棺材中,以幼童魂魄吸引鬼差,从而免了老人被勾走的风险。”
“这习俗兴起于本朝开国时期,随着朝代发展,皇都乃至那些富庶地区都撤了这个害人的弊端,只一些不开化的地区仍旧保留了这个传统。”
而这凌家村三面环山,穷山恶水,举家迁徙到此处的人家世世代代都不曾见过大世面,一心安居此处,思想难免鄙陋。
不说老者,便是凌家村邻近几个稍大的村子里,前些年也是出过引路借寿的事迹来的,可悲的是,村民们得知此事后的第一反应非但不是残忍,反而是由衷的羡慕那富余人家能够有大量的银钱尽孝父母……
而宁歌那时因初来这个世界,没有过多接触过村民们,自然也就错过了这个奇闻。
更何况,在村民们眼中她就是本土土著“凌婆婆”,而凌婆婆年岁已高,偏偏子孙凋敝,这引路借寿可不就是对凌婆婆的刺激?
是以村里人也贴心的不曾到宁歌面前分享这件事。
现在突然听到这个恶毒愚昧的习俗,宁歌不禁觉得后背发麻发凉。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怎会没有依据呢?
在他们眼中,用银钱买来的借寿幼童与引路幼童已经脱离了人的本质,与畜生猪狗视为一类,即便是将与自己儿子女儿一般大的幼童拿去活活闭死,他们也只会感念于自己的孝心,而非残酷无情。
宁歌只感觉心狠狠一沉,刺骨的冰冷仿佛贯穿身体,而周身也被无形的阴寒所围绕,令她一时之间神思匮乏,如坠冰窟。
是了。
他也是这么想的吧?
难怪之前她询问凌铮何处是他家时,他指方向时那般僵硬冰冷。
在他们眼中,“凌婆婆”纵使再好心不过,也不会突然就收留了一个半大少年,更遑论少年还是个克父克母的孽障,谁收留了他岂不是给自家添灾加难?
可老人却对他极好,好到甚至特地收拾出一个小房间来供这位自小受尽人情冷暖的少年居住,供他吃喝不说,就连进学一事也全然包办起来……
即便是村里最富庶的人家,逢年过年也不见一颗肉沫子,而寻常人家能够喝上一碗浓稠的菜糊糊就已经是村里人羡慕的对象。
凌婆婆早年失了孙子,年逾花甲又没了儿子,好在儿子勤恳,为老母留下了不少口粮,让她在后面的日子不为饱腹烦恼,村里少数能喝上菜糊糊的人,凌婆婆便是其中之一。
可谁家有粮不得藏着掖着?将粮食拿出来供给一个既没有血缘关系,又自小背负恶名的少年的行为,若不是自己有私心,难不成还是菩萨托梦让其突发善心了?
宁歌恍惚想起来,她并非是凌铮未出生时来到这个世界的,而是在凌铮七岁,父母已经去世三年,他又过了四年痛苦不堪的日子后才来到这个世界的。
在凌铮七岁之前,原主凌婆婆目睹了无数次幼年凌铮的痛苦与挣扎,却仍旧没有出手帮助。又或者说,她已经是村中难得的没有折磨幼年凌铮的好人了。
七岁啊……那已经是个在岁月折磨中早早知事的年纪
当他冷眼瞧着从前无视他的日渐佝偻的老人突然对他热情亲近起来,并将他接入家中生活,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而这时,老人或许因为年岁愈大而不愿面对死亡的冷漠,或许……她想要长寿呢?
不能再想了!
宁歌连忙止住自己脑海中愈加危险冰冷的想法,稍稍散去的寒意此刻再次扒上她的背脊,凉的她血肉都在颤抖。
她无法分辨原主凌婆婆在原世界中对凌铮突发善心的原因。
她更不愿意去猜测一份凌铮得之不易的善意。
哪怕他知晓有诈,却还是将凌婆婆善待他的行径放进了回忆中,甚至将其作为人生中难得的温暖时光,这样的凌铮,她又怎么敢妄加揣测那位老人的真正心思呢?
或许他知道,即便那位老人真正拥有不轨之心,可她终究带给了自己温暖。
这恐怕才是凌铮将老人放进回忆中的原因。
或许也是因为此,这位凌婆婆才会成为前期小世界里的重要npc。
无他,仅仅是因为一份荧光般的温暖罢了。
世人视凌将军为踏血纵马,屠杀一方的阴鸷战神,纵是他守护了边关,守护了天下,人们也只将这当做是他血气绕身,杀孽滔天的赎罪。
 
第263章 思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