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天她就使用了这种胭脂。
      效果很好,心思通透的王熙凤知道可能这种口红能更叫人喜欢。
      这要是知道配方,加上贾家的名头,做点正经生意一定能揽来不少钱。
      第二天。
      贾蔷跟贾宝玉一同到了考场。
      “宝二叔,感觉怎么样。”
      被抽了三棍子,不知道会不会对考试有影响。
      “无妨。”
      昨天才说不喜读书,今天就来参加科考了,没办法,人就是存在这些矛盾,不能做到无拘无束想做什么做什么。
      院试比县试府试又要严苛一点,毕竟过了,就是秀才生员。
      院士主考官叫学政,由朝廷从进士出身的翰林、各部侍郎、京堂、部属等官中选派,在各省的地位略低于巡抚,高于布政使、按察使。
      会有两场考试,院试,把考生录取为秀才。科试,选拔参加乡试考举人的秀才。
      而贾蔷他们今天参加的是第一场,过了就有了秀才的身份。
      比县试的内容又多了些,不仅有四书五经上的一些填空题,还要写一篇文章。
      还好自己来这世界已经有大半年了,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古文什么的也能写写。
      看了下作文题目,为官治国之道,挺好写的作文题目。
      这个题目太开放式了,可以写的素材也有很多。
      但是要是像昨天贾宝玉说的那一翻言论,读书无用,为官无用,文别死谏,武别死战,那肯定得零分。
      填空题是贾蔷的拿手好戏,所有的内容都记在了脑子里,主要就是卷面整洁度,尽量仔细再仔细,每个字大小一样,没有错漏
      考官可是很考究字迹工整这一块。
      没一会儿完成了大半,开始作文。
      大概要写个七八百字的样子。
      为官治国,无外乎借鉴古人之举,然后再想想以后的事。
      脑子里好像还涌现起一篇文章来。
      立即动笔起来:“唐外重内轻,秦外轻内重,各有得失。天下之患无常处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所趋。鉴前代得失,定一朝之制,时势所迫,出于不得不然,非能使子孙世守以维万世之安。...国势既固则外交之术无往而不宜。...惟求强国之术,使国家安如磐石,另鞑虏远遁而边尘不惊。”
      洋洋洒洒七八百字很快跃然于纸上。
      仔细再次研读了一遍,没有看到错漏的。
      语句都通顺,格式严谨,没有什么大的毛病。
      这是贾蔷根据前人的些东西,再加上自己一些见解,写了上去。
      不仅写了文官的,还写了不少武将的。自己毕竟还是个正七品的龙禁尉。
      这要再考个文官。
      上马治军,下马安民,威武霸气,也是贾蔷所愿。
      看了下时间,自己还提前个把时辰完成了试卷。
      又再次检查了一遍,非常完美。
      秀才,贾蔷是势在必得。
      又等了一会。
      这个小隔间实在是狭小,太憋闷了。
      反正觉得已经妥当了,直接交了试卷出去。
      走出了考场。
      “竖子。此子是谁,如此狂悖,这个时候就交卷了。”
      无外乎两种原因,狂傲,提前交卷。啥也不会,提前交卷。
      都不是考官喜欢的人,中国人讲究内敛谦虚,几千

第五十二章 作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