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27 章 二合一[1/2页]

我在古代当公主 金戈万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过去将近两年的时间里,突厥和虞朝都有意无意的将战火锁在灵州范围内,从未波及到盐州。
      然而虞朝在盐州部署的兵力却半点都不比灵州少,时刻都在防备突厥声东击西,突然攻打盐州。
      北疆将军们假装没听到虞珩的话,苦口婆心的劝纪?屿和虞珩前往后方的庆州或原州。
      虞珩双手抱胸,黑白分明的眼睛依次从每个人脸上划过。
      因为幼时便独居公主府支撑门楣,他严肃起来时,威仪比身边年长两岁的纪?屿更重。
      “你们怕什么?”他沉声问道,“长平二年,关内军以两万人伏击五万突厥铁骑,大败突厥,令其只能北迁王帐,主动遣大王子携大量金银到长安朝见陛下。”
      “如今突厥与??暗中勾结,试图以奇招撼动长城,与长平二年时的情况何其相似?”
      “难道是我与阿兄两年来在北疆的所作所为,有得罪诸位将军却不自知的表现。诸位将军才非要让我与阿兄避开重创突厥和??,平复焱光末年叛乱的盛事。”
      众人愣住,眼中先是恍然,然后是难以掩饰的激动。
      他们身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不是想不到虞珩都能想到的地方,只是习惯性的先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最重要的事上。
      即使突厥能凭借??的帮助,暂时突破北长城的线,进入虞朝的疆土。
      只要支援的大军赶到,关内军就能凭借北长城形成包围圈,驱逐甚至剿灭异族。
      所以北疆将军们最在乎的事。
      不是突厥和??用整个长平七年让关内军和河北军放松警惕,提前为长平八年的暗度陈仓做准备,来势汹汹之下能不能冲破长城防线。
      是联合起来的突厥和??,会不会威胁到纪?屿和虞珩的安全。
      他们还没来得及去想,要如何面对突厥和??的‘奇袭。
      自从焱光末年,在乾元朝时归顺虞朝的突厥与外突厥勾结,血洗虞朝在长城外设立的都督府,频繁攻打长城,关内军与突厥始终都是互有胜负。
      如果不是有北长城在,从乾元朝到焱光朝已经几十年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关内军,也许连互有胜负都做不到。
      只有在长平二年时对突厥的伏击,对于关内军和虞朝来说,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捷。
      长平六年突厥南下时,关内军仍旧记得长平二年大捷的士气,心心念念的想要让对方知道虞朝的厉害。
      然而双方几次交手,仍旧是互有胜负。
      到此为止,关内军赢面最大的战役,是长平六年大雪休战前,虞珩以身为饵,只带三千人去突厥营帐外挑衅。
      突厥明知道这是虞朝的计谋,仍旧无法抗拒能活捉襄临郡王的诱惑,出动所有士兵追击虞珩。
      最后没追到虞珩,毫无意外的追到虞朝早已设好的埋伏中,不仅在突围时损失大量人手,还被虞朝烧毁无人看守的营帐。
      对虞朝来说,这场胜利,依旧是伏击战。
      襄临郡王说的没错,如果他们能在突厥和??‘奇袭时,复刻长平二年时对突厥的伏击,这一战便是毋庸置疑的大捷。甚至有可能在重创异族后,平定焱光末年的叛乱,重新将在焱光末年失去的领土纳入虞朝版图。
      如此功劳......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因为虞珩的话,北疆将军们不好再提,请纪?屿和虞珩离开灵州。
      但他们仍旧竭尽全力的劝说纪?屿和虞珩在最安全的地方等待结果,坚决不同意虞珩去比灵州还危险的盐州。
      双方都没办法说服彼此,北疆将军又不敢限制虞珩的行动。
      听闻虞珩已经开始清点准备带去盐州的人手,北疆将军只能指望纪?屿劝住虞珩。
      然而纪?屿和虞珩彻夜长谈后,不仅没能让虞珩打消非要去盐州的想法,还对北疆将军说,他也不想再留在后方军营,要去长城巡视边防。
      半个月后,突厥和??仍旧没有动静,长安的回信终于送到北疆。
      长平帝以关内道的税收有异为理由,拨京郊大营军卫北上的同时,悄悄调整关内道各地的军卫,明里暗里共派出五万人支援北疆。
      他没有干涉虞珩执意要在盐州坐镇的决定,分别派两百金吾卫保护纪?屿和虞珩的安全。
      北疆将军们见状,只能放弃说服纪?屿和虞珩。
      他们发了狠似的,将所有精力都用来计划‘在假装不知道突厥和??有小动作的前提下,悄悄为突厥和??布置下天罗地网。
      六月,襄临郡王与灵王在众目睽睽之下因为旧事争吵。
      仅过两日,襄临郡王忽然提出要去盐州巡视长城。
      他给灵王留下封书信,立刻带随从出发。
      等灵王看到书信,亲自带人去追的时候,襄临郡王早就彻底离开灵州的范围。灵王无奈之下,只能原路折返,接连派心腹去哄襄临郡王回灵州。
      可惜襄临郡王只是嘴上信誓旦旦的说没有与灵王赌气,却无论如何都不肯离开盐州。
      月末,酝酿将近两年的战事,终于有了爆发的迹象。
      突厥如之前无数次那样,在虞朝注重防守的时候,派骑兵去长城外跑马示威,挑衅虞朝。
      灵州长城上的关内军已经对这样的挑衅习以为常,他们如同正在狩猎的老虎似的以最大的警惕面对猎物,安静的等待猎物露出致命的破绽。
      突厥得意忘形,踏入关内军射程的瞬间,仿佛稻草人似的肃立在长城上的关内军立刻搭弓射箭。
      整装待发已久的骑兵也顺着箭雨朝突厥军冲去,势必要留下胆敢挑衅他们的人。
      突厥骑兵本就因为躲避来自长城的箭雨队形溃散,又猝不及防的被虞朝骑兵冲到脸上,只能狼狈的逃窜。
      城墙上的北疆将军见突厥虽然因为得意忘形吃亏,但撤退时并不慌乱,甚至有余地调整溃散的队形。立刻命人敲战鼓,通知城下的骑兵莫要再追。
      这是场从开始到结束只用半个时辰的战役。
      作为获胜方,虞朝共击杀突厥九人。
      获得战利品:破损的盔甲六套、完整的盔甲三套、破损的兵器三柄长剑。
      余下的兵器和已死之人的战马皆被撤退的突厥骑兵带走。
      这次的冲突,无论是开始的原因、交手的过程、还是最后双方的得失,都与两年来虞朝和突厥的每场小规模战役大同小异,没有任何会让人特别注意的地方。
      五日后,盐州遭遇同样的挑衅。
      突厥骑兵突然出现在盐州长城外,反复做出冲锋的姿态。
      他们每次都会在进入关内军射程范围前突然停下,故意以蹩脚的汉话大喊‘害怕、‘不要过来......然后发出毫不掩饰的嘲笑。
      这是突厥和虞朝从长平六年开战以来,第一次将战火蔓延到灵州之外的地方。
      彼时虞珩刚好在盐州长城巡视,将突厥骑兵的丑态尽收眼底。
      北疆将军看到突厥骑兵,本就不算轻松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凝重,沉声道,“请郡王去中军大营坐镇。”
      “无事。”虞珩摇头。
      突厥和??用整整一年的时间,让虞朝适应对方时不时来挑衅,双方互有胜负的节奏。
      不仅避着虞朝的耳目,将??军队从??的最东边调到突厥的最西边,还特意用几个月的时间磨合突厥军队和??军队,绞尽脑汁的解决双方言语不通的问题。
      突厥和??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和心力,必然对这招‘出其不意给予厚望,绝不会轻易用出来。
      起码不会特意派出小队来盐州长城外挑衅,提醒长城上的关内军有敌情,再大军压境。
      北疆将领还想再劝,始终站在虞珩身侧的霍玉却往前半步,刚好挡在北疆将领和虞珩之间。
      盐州长城外的突厥骑兵,远比五日前在灵州长城外挑衅的突厥骑兵谨慎。无论挑衅时的表现有多嚣张,都没有进入关内军的射程范围。
      直到天色逐渐阴沉,突厥骑兵大笑着离开,双方都没有产生言语之外的冲突。
      虞珩看着突厥骑兵的背影彻底消失在视线范围内,忽然转身遥望长安的方向。
      从今夜开始,灵州和盐州,随时都有可能面对突厥、??孤注一掷的进攻。
      这场战争从长平六年到长平八年,该结束了。
      距离盐州长城最近的白池城百姓已经在几个月内,陆续迁往其他地方。如今还留在那里的人,大多都是军户。
      平日里种地、织布生活,战时拿起长刀就能杀敌。
      突厥在盐州长城外挑衅的夜里,这些军户悄无声息的搬入从城门到城中心,沿途的空房中。
      虞珩在中军大营里写下今日寄回长安的信。
      他在信中对纪新雪承诺。
      明年的新年礼物,会当面送给纪新雪。
      当夜无事发生,翌日午间,突厥骑兵又在盐州长城外挑衅。
      因为九尺壮汉们的哀求,虞珩老老实实的在中军大营等待突厥和??的‘奇袭,没如往常那般亲自去长城巡视,所以没见到突厥挑衅的过程。
      听到霍玉以平波无澜的语气告诉他,突厥骑兵以遛鸟拉屎的方式挑衅关内军,虞珩大受震撼。
      他立刻回帐篷开箱笼,准备用成色最好的红宝石为谢礼,感谢北疆将军们阻止他去长城巡视。
      突厥骑兵第一次在盐州长城外挑衅,所有知道内情的人都暗自提起心。无论是军营,还是军户暂居的区域,皆散发着难以言喻的紧张和兴奋。
      突厥骑兵第二次在盐州长城外挑衅,关内军和军户的紧张不减反增,梦中都是浴血奋战的画面。
      突厥骑兵第三次在盐州长城外挑衅。
    &nbs

第 127 章 二合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