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四章 番薯轮种[1/2页]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仗剑至天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紫禁城,乾清宫。
      一名名值守的大汉将军,宛若雕塑一般,挎刀挺立,和先前的气氛不同,彼时的深宫内,就像置身在深渊之中。
      冷漠。
      压抑。
      “皇爷…军机处所派山西平叛前指,已离京赶赴山西治下。”王承恩微微欠身,向自家皇爷禀明道。
      “另外骆养性所领锦衣卫,已展开相应的行动,大内行厂这边,亦遴选出一批可靠的宦官,展开相应的密查。
      此外,据奴婢所知晓的情况,周国丈所掌控的林家商号,已赶赴到真定府治下,要接收一批整编好的灾民……”
      听着王承恩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没有停下手里的御笔,一直都在写个不停。
      给毛承禄他们的密旨,直到现在才构思妥当。
      先前按崇祯皇帝所想,在自己没有觉得,将毛承禄、孔有德他们调教之前,是不会轻易放出京城的。
      毕竟放虎归山之事,崇祯皇帝绝不会做出。
      奈何残酷的现实,使得毛承禄、孔有德等所领四卫营,被迫滞留在山西治下,至少在山西民乱结束前,毛承禄他们是不能返回京城了。
      ‘不管怎样…对待毛承禄他们,在表面上,必须要给予绝对的信任。
      崇祯皇帝放下手中的御笔,看着眼前这些密旨,心里暗暗说道:‘等到山西民乱结束以后,要回归京城,这样在京畿一带的兵马,才能增多,到时彻底掌握三大营,顺势将祖大寿、吴襄这帮辽东将门设法架空。
      崇祯朝的大明,所暴露出的一应问题,都是先前积攒的一应矛盾,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算是彻底爆发出来了。
      崇祯三年,是极为关键的一年,若是不能掌握住大势,将所谋划的一应部署,都逐一的落实下来,那之后所面临的处境,只会变得更艰难。
      “王伴伴,遴选一批忠诚可靠的宦官,将朕所写的这些密旨,实发到毛承禄他们手里。”
      崇祯皇帝拿起这些密奏,看向王承恩说道:“切记,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发派到毛承禄他们手里。”
      “喏!”
      王承恩当即捧手接过密奏,沉声应道。
      现阶段所处的境遇,对崇祯皇帝来讲,必须要稳中求胜,安置灾民事要解决,蛀虫要揪出来杀一批,山西民乱必须镇压,若是一切都能顺利解决,那所掌握的优势,就能增多不少。
      “臣…徐光启,求见!”
      王承恩前脚离开,后脚徐光启,就来东暖阁这边。
      ‘嗯?徐光启此时过来,是所为何事?
      崇祯皇帝闻言,心里不由得暗暗思量道:‘莫非是仓场那边,又出现什么事情了?
      带着种种的疑惑,崇祯皇帝召见了徐光启。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看向徐光启说道:“徐卿,此来见朕,所为何事?”
      徐光启作揖行礼道:“启禀陛下,臣此来…想奏请

第一百一十四章 番薯轮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