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三十五章 长势喜人[1/2页]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仗剑至天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改变并非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阶段,去承接下一个阶段,在此期间小踏步的一点点变动,而引起的相应影响,朝着好的趋势迈进,才能称之为好的改变。
      袁巡抚,登来的沿海地带,所筹建起来的造船业,能有今日的蓬勃之势,离不开你这位山东巡抚的支持啊。
      徐光启面露笑意,看向随行的袁可立,出言赞许道:初阳先前所写书信,本辅认真看过以后,心里感到很欣慰。z
      大明能在天津直隶州后,再多一处造船领域的产业重心,不管是对准陛下所提的泛辽东战略,亦或是对陛下所明开海通商,皆是有着诸多的好处。
      过往辽地所生的风波,大明能从建虏八旗的手里,收复整个辽西诸地,还让建虏丢掉辽南三卫,足以检校出泛辽东战略的重要性。
      徐阁老,登来能够有今日改变,老夫可不敢独揽其功啊。
      袁可立闻言笑着摆手道:您所提的那些支持,不过是份内之事罢了,真正在登来治理和发展上,出力气的还是孙巡抚。
      说实话。
      此前孙巡抚在登来沿海地带,先后筹建起十余处造船厂,老夫心里也很担忧,生怕步子迈的太大,容易出现差池。
      毕竟在山东这个地方,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可实则却存在着不少既得群体,是秘密进行走私海贸的。
      徐光启闻言点头表示认可。
      山东三面环海,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像所产棉花、盐等商品,都是物美价廉的,一些想赚取高价者,都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所想。
      不过随着天津开海通商,取得较为显着的成效,也使得山东境内的不少人,特别是登来那边,想参与到开海通商一事中。
      袁可立继续说道:只是天津的开海通商,就在朝野间引起诸多风波,倘若再多一处这等地带,那风波只怕会加剧。
      一方面是需求,一方面是影响。
      面对这种较为特殊的形势,孙巡抚于登来提出相对折中的策略,增强登来治下的造船产业配重,弥补天津开海通商的自身不足,同时在登来创设十三行,明确登来对辽地、对天津的内航贸易。
      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聚拢登来治下,甚至山东各府县有倾向的群体,汇聚到登来涉足造船业。
      这种形式的确可以解决不少问题。
      徐光启点头认可道:陛下是英明的,很早就看出大明在海贸方面,所欠下的很多账,特别是涉及到的相应赋税。
      也清楚江南诸省治下,过去存在较为严重的走私海贸,所以才通过天津的撤卫设州,去逐步的解决问题。
      初阳在登来所做的诸事,固然说解决不少实际问题,不过没有袁巡抚在后掌舵,恐不会像现在这般顺利。
      袁可立心里生出感慨。
      徐光启所说这些话,他是清楚怎么回事的,山东在大明是较为特殊的,不仅是地理上特殊,就连在政治上也很特殊。
      一个衍圣公府,就足以凸显出这份特殊性。
      先前孙元化在登来两府治下,所做出的部分事情,触碰到部分群体的既得利益,使得其在山东的名声很差。

第三百三十五章 长势喜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