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章 读书明理[2/2页]

老子是王,辅政王! 翎云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朴的一群人啊……
  徐策收回目光,开口说道:“从今天开始,全力生产香皂。”
  “香皂的成本必须控制在十五文铜钱左右。”
  “另外铁山岭所有产业的工人,必须全部任用现如今铁山岭的原主居民。”
  富大明严肃的说道:“好的王爷!”
  向富大明交代了一堆东西后,徐策找到了长孙觉明。
  此时的长孙觉明正在整理铁山岭三十万百姓的户籍问题。
  徐策到来后,长孙觉明连忙起身,恭敬的说道:“王爷,您来了。”
  徐策背负着双手,打量着长孙觉明办公的屋子,笑着问道:“呵呵,这几天在铁山岭吃住可还习惯?”
  长孙觉明回答道:“习惯的,臣在此地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徐策轻声问道:“户籍的问题处理得怎么样了?”
  长孙觉明道:“铁山岭在册人数三十二万三千五百九十一人,共计十九万一千六百二十一户。其中老迈妇孺十一万两千七百六十六人,青壮十六万两千两百四十四人,孩童及年前之人四万八千五百八十一人……”
  徐策听了,眉头微皱,开口道:“孩童数量太少,会严重影响到铁山岭未来的发展。”
  “立刻实行优生优育,多胎政策。”
  长孙觉明懵了。
  优生优育是个啥?
  徐策见状,解释道:“就是鼓励生育,每多生一个孩子就奖励五十两银子。”
  长孙觉明闻言,连连点头。
  徐策又说道:“从这三十万人里筛选出读过书的人来,建立学堂,教孩子们读书明理。”
  长孙觉明猛的抬头。
  徐策居然要让这四万多流民的孩子读书明理!
  自古以来,在每个朝代读书人都是非常高贵的阶层。
  这记录在案的四万五千多孩子里,绝大多数都是商户,工匠,平民的孩子。
  士农工商,从他们一出生,就注定这一辈子与读书无缘。
  天下也没有人会去在意他们读不读书,明不明理。
  徐策迎上长孙觉明的眼睛,认真的说道:“这件事尤为重要,你一定要贯彻实施下去。”
  “学堂筹备需要的资金,物资都跟我说。我会尽全力满足。”
  长孙觉明深深的看着徐策,问道:“王爷,要教这四万多孩子读书明理花费可是不小的。”
  “您确定要这么做?”
  徐策回答道:“我也不指望他们读太多的书,当什么状元郎,什么大学士!”
  “只希望将来他们离开学堂之后,能有看着所学到的东西,在这混乱的时代好好的生存下去……”
  长孙觉明浑身一颤,眼神彻底变了。
  徐策,绝对是个值得他追随一生的明主!
  “王爷大义!”
  徐策平静的说到:“既然是注重生存之道,那么传统的儒道学说就不实用了。”
  “过段时间,我会把我拟好的教学科目给你。到时候你就让学堂的先生按照上面的内容教学吧。”
  长孙觉明神色尊敬:
  “好的。王爷。”
  徐策留在铁山岭的第六天,徐策在梁武魁的护送下返回了京城。
  一进城,徐策就直奔皇宫而去。
  流民的事情踏入正轨。
  北戎的问题可以着手解决了……

第59章 读书明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