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纪凌云向宋小丫介绍:“镇上的车马行就有去县城的骡车,五文钱能到最近的青阳县,十文钱能到永安县。”
  “青阳县?永安县?”
  原身走得最远的就是青河镇,从来没有去过这两个县城,宋小丫完全不了解。
  她好奇地打听,“这两个县哪个更大一些?”
  “青阳县离青河镇最近,坐骡车大概两个小时就能到,县城不大。”纪凌云耐心地解释道,“永安县要远一些,规模也更大,坐骡车大概要三个小时。”
  “那府城呢?府城叫什么名字?”宋小丫接着问道。
  “府城叫江州府,要去江州府,得去永安县坐车。”纪凌云回答道。
  “哦,原来是这样。”
  和后世的前途客运差不多。
  “县城里的人比镇上更有钱,也更舍得花钱。”纪凌云继续说道,“你要是去县城卖黄金脆,可以把价格定得高一些,比在镇上卖还能多赚一些。就是路上花的时间多。”
  宋小丫心动了。
  她别的没有,就时间多。
  她决定改天去这两个县城都看看,哪个县城卖得好,以后就去哪个县城卖。
  反正现在宋二娘有宋小山和啸月陪着,不用她操心,就算在外面多耽搁一会儿也没关系。
  这样一来,一个月就不止五六两银子的收入了。
  “这个主意不错,我下次去探探路。”宋小丫兴奋地说道。
  “嗯,不过你一个人去,还是要小心一点,注意安全。”纪凌云叮嘱道。
  “我知道了,我回家做个防身的东西,免得再遇到今天这样的事情。”宋小丫说道,“下个集,吴少爷还让我给他送五斤黄金脆呢,可不能再出岔子了。”
  “对了,还有件事,”宋小丫想起吴少爷要买竹叶盘的事,忍不住跟纪凌云分享,“吴少爷还买了我的竹叶盘,一个给两文钱呢,这次要了五十个!”
  宋小丫从背篓里翻出一个竹叶盘,递给纪凌云看。
  “你的竹叶盘确实编得精致,又新巧,可惜不能久用,要不然价格还能高。”
  纪凌云接过竹叶盘,放在手里仔细地翻来覆去地瞧。
  “青河镇,青阳县还有永安县最大的酒楼就是吴家开的,他们估计想用这竹叶盘装小食,要是客人喜欢,这次买了应该还会再来买,需要量就大了,只怕一次订几百个都是少的。”
  “可是这竹叶盘做起来太费事了,他要真订那么多,我也做不出来啊。”
  宋小丫面露难色。
  纪凌云把竹叶盘递还给宋小丫:“这个确实费工夫。”
  宋小丫把竹叶盘放回背筐里,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
  那些大婶大娘们辛辛苦苦纳鞋底,那么费事,才卖三文钱一双。
  竹叶盘要是做熟练了,十多分钟就可以做一个,能卖两文钱。
  这么算下来,利润可比纳鞋底高多了。
  要是吴少爷真的长期大批量订购竹叶盘,自己却因为做不过来而错过这个好机会,那可真是太可惜了。
  宋小丫脑中灵光一闪。
  我们家做不过来,可以发动村里的媳妇大娘们一起做啊。
  就找那种手巧的,多编几次肯定就能上手了。
  宋小丫越想越激动,决定回去就召集村里的女人们一起编。
  如果吴少爷真的需要长期订货,正好把竹叶盘发展成一门特色产业,大家的日子也能好过点。
  反正村里的竹子到处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本的买卖。
  纪凌云觉得宋小丫这个主意不错。
  他赞许道:“你这主意好,这竹叶盘

第六十五章 发展特色产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