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离杀青还有七八天,张紫枫偷偷跑来探班,刚从刘天王剧组回来,听说苏泽又要跟杨紫合作?
      必须来看看!
      见她紧张的模样,苏泽暗自好笑,其实跟杨紫就是朋友,不过对刘天王剧组很感兴趣,演员就这样整天到处跑。
      “还行吧。”张紫枫闲聊道:“天王出了名的和气,在片场我们都叫华仔,一点架子都没有。”
      “对了,你这边如何?”
      “刘伟强咋样?”
      “以前的确是一流,可现在……”面对张紫枫,苏泽实话实说道:“水平下降的厉害。”
      看看以前拍的都是什么,古惑仔,风云,无间道和头文字d……
      巅峰个人风格非常强烈,摄影师出身,对构图,镜头运动以及镜头节奏的把握在整个亚洲首屈一指并且辨识度极高。
      当年拉片看十月围城,发现很多镜头都有他的风格,结果真是他临时接手拍的。
      特别是离开麦兆辉与庄文强后暴露的更厉害,他可以用剪辑和镜头把故事弄流畅,但却没能力把故事说出动听,故事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和意蕴。
      这是最大问题!
      另外就是不擅长女性角色塑造,有点直男癌,女性角色都非常功能化和符号化,大部分都是工具人。
      两个毛病都出现在烈火英雄拍摄中,陈国华看似是导演,其实很多时候只是执行而已,大部分思路都是按照刘伟强这个监制在走。
      “嗯,我还是觉得他在港岛拍的作品更好看。”张紫枫点头道:“不只是刘伟强,很多那边的导演都一样,来到内地跟换个人一样。”
      苏泽笑笑,这就是水土不服,不只是人,作品也一样。
      就拿刘伟强来说,每次拍摄电影都有一个地标,比如《古惑仔》系列电影中的铜锣湾、《无间道》系列电影中的上环与中环、《伤城》中的中环、《庙街故事》中的庙街……
      当时的他用这些累积勾勒起港岛都市的空间地图,展示着本土文化。
      就好比冯晓刚早期电影,那应该就是京味文化的代表,而票房再好的冯氏电影在港岛也无法立足,这就是地域文化的典型性。
      最失败例子就是建军大业,那时候身为导演想强行融合两地文化?
      扑的不要不要的!
      估计余胖子也是飘了,智取威虎山和湄公河行动成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事件,而建军大业注定是一段经典历史,并不是传奇那样可以随便演绎的。
      当然余胖子也有自己的考虑,这次烈火英雄之所以选择刘伟强做监制,说白了他还是最擅长拍英雄题材。
      但细节又拍把握不好,只能找来陈国华帮忙,两人一起希望能把作品拍好看。
      “你最希望跟谁合作?”张紫枫好奇道。
      “第一肯定是杜琪峰。”苏泽毫不犹豫道:“然后是徐克,最后是林超贤。”
      “王晶,不王家卫呢?”张紫枫先想说王晶,后来直接改口。
      “他?”苏泽撇撇嘴,文艺老青年还是算了,磨磨唧唧太矫情。
      “林超贤可是很变态的。”张紫枫吐槽道:“听说在片场就是恶魔!”
      “估计也只有彭于晏那个自虐狂能受得了他。”
  

第412章 探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