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章 武大郎巧解心结,金面佛参拜旧主[2/2页]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太玄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笑语重心长的劝说起来。
  “还真是这样……这么说,我倒是心里头宽敞了不少,只是我家兄弟娶妻,要是拿不出来彩礼,还是难看……”
  李寒笑之前的这一番说辞,已经算是把武大郎的心结给解了一个,现在又是第二个心结,彩礼问题了。
  “这有何难,之前武松兄弟打死的白虎还在我这里,按说这老虎浑身是宝贝,既然是武松兄弟打死的,就该归他所有,我出白银三千两买这只白虎,足够嫁妆了。”
  武大郎刚想说话,李寒笑就阻止了他,继续说道,“武大哥也是个勤快的人,想来你若是闲置在山上,你也不愿意过此懒惰的日子,我有两个想法,说给武大哥听听如何?”
  李寒笑前前后后的劝说,基本上是把武大郎的心结都给解了,现在这句话也是说到了武大郎的心里,他这半辈子天天是风里来雨里去,苦惯了的人,你要是真的让他诈一下子闲下来了,他还真是不适应。
  “这其一呢,就是我来出资,给武大哥在济州城内去开间铺子。”
  武大郎听了,连连摇头,他现在是上过梁山的人,武松还在梁山上,现在要是去济州府,他可害怕。
  “那便说第二了,听说大哥是卖炊饼的出身,我梁山泊火头军尚缺头领,不如武大哥去领着伙夫们烧火做饭?”
  虽然让别人去干火头军,显得是有点欺负人,看不起人的意思,但是对于武大郎来说,这还真是他的所长之处,他还挺喜欢干。
  “这倒不错,不瞒李寨主说,我年轻时也学过些厨艺,只是后来没馆子去头,才卖了炊饼。”
  武大郎能这么说,就说明了他对这个工作还很满意。
  “好,那就一言为定!”
  武大郎那边被领去梁山伙房看看,武松则是对着李寒笑竖起大拇指,连连夸奖称赞道,“二哥,还是你有计较!”
  “没什么,武大哥,实在人啊!你去找一下闻先生,让他帮你算算,什么时候是宜于婚娶的黄道吉日,挑选出来,到时候给你和锦儿办了喜事。”
  “好!不过,二哥,你和嫂嫂的事情该什么时候办?所谓双喜临门,要不便凑个热闹?”
  武松言下之意,就是叫李寒笑和他一起办喜事。
  “这个不妥,师师没有了亲眷,但是还有几个家臣,你见过那刚刚上山的‘金面佛秦致兄弟了吗,他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几位尚未到达梁山,等他们来了,也算是给师师娘家充个门面……”
  李寒笑考虑到李师师毕竟是南唐后主的后裔,当着这几个遗臣的面去给她办婚礼,那婚礼的规格自然不能差,肯定要和武松的不同,不然他们也肯定不会答应。
  这边武松和武大郎兄弟二人的事情告一段落,而见李寒笑这边诸事已经告一段落,便找上了李寒笑,要求去见一见李师师。
  李寒笑便带他过去,见了李师师,秦致立刻下拜,口中道,“护国公秦琼后人秦致见过郡主!”
  “都是一家人,何必多礼,秦二哥速速请起!”
  李师师小的时候和这“金面佛”秦致见过面,关系还不错,但是自她父亲被害死之后,她被带到了东京城,自此之后便断了联系。
  虽然李师师知道这几个遗臣的家在何方,但是她不敢去叫他们来救自己,毕竟蔡京老贼不是谁都能惹得起的,万一把他们牵扯进去,反而害了他们。
  而李寒笑破四关后,李师师对其一见倾心,最后被李寒笑带领逃出了东京城后,嫁夫随夫,便请他们上梁山,也是再无顾忌。
  “不敢,郡主与李二哥请上座!”
  秦致闪在一边,十分谨慎的问道,“秦致与郡主相别有年,不知郡主下落,不知王爷如何了?郡主为何又与李二哥……”
  这些南唐遗臣并不知道李师师家的巨变,虽然他们认李师师父亲为主,但是李师师父亲当年不想造反,所以也没有再与他们见面,多年不曾往来。
  后来也有人去她们家原址去找过,结果人去楼空,不知去向,找都找不到。
  李师师闻言垂泪,凄凄惨惨道,“一言难尽,父母都被奸贼所害,师师自己也差点沦为笼中之雀,幸得公子相救……”
  “什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秦致闻言,拍桌子就站了起来。
  “家门不幸,本不该外传,但秦二哥与我自幼相识,说之无妨……”
  于是,李师师便把自家多年来的经历给讲述了一番。
  “我呀呀呀!气煞我也!”
  秦致听完了事情的全部经过之后,起的抽出背后的双锏,把面前的茶几劈了个粉粉碎碎!
  “郡主受难,我们这些家臣却不知晓,真是罪过,日后我等要不杀了蔡京老贼,天理难容啊!”
  秦致气得胸口如风箱一般起伏,明显是动了真怒。
  “秦二哥能有此心,我父母也当含笑九泉!”
  李师师擦拭了泪水,走上前去,“如今师师跟了李公子,李公子文韬武略
  无一不精,是当世人杰,还请秦二哥用心辅佐!”

第65章 武大郎巧解心结,金面佛参拜旧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