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81章 当着和尚骂秃驴?[1/2页]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天煌贵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只提孩童案和铁器案,朱皇帝还只是心里不爽。
  但是一提到白莲教,朱皇帝的心里可就不单单只是不爽了。
  因为要解决白莲教,第一个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白莲教的教众问题。
  一个从大送时期就已经存在的教派,究竟有多少信徒?
  这些信徒里面,又有多少是浅信徒,又有多少是狂信徒?
  或者说,如何分辨真正的白莲教信徒和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朱皇帝斜了杨少峰一眼,问道:“你打算怎么处理白莲教?”
  杨少峰道:“小婿已经接到太子殿下的回信,说是僧录司和道录司将会清查天下佛门和道门,包括但不限于和尚、道士们的度牒,寺庙和道观的田产,是否有发放息子钱等劣迹。”
  朱皇帝呵的笑了一声,说道:“咱不知道那些牛鼻子们是否发放息子钱,但是那些秃驴们肯定放息子钱,而且他们还有大片的良田,甚至还有武僧,你打算怎么处理?”
  这个就很难评价。
  自己当过和尚,结果却是口口声声的喊着秃驴。
  杨少峰一边腹诽,一边说道:“没有什么武僧是一个千户所摆不平的,如果有,那就上一个卫。”
  “而且小婿已经给殿下回信,以后僧录司和道录司发放度牒的前提,是先去农场里做一年工。”
  “要是连一年的苦力活都做不了,那就说明不是诚心修道修佛。”
  “尼姑和坤道也是一样。”
  “另外就是僧录司和道录司会再发一道公文,以后各个寺庙、道观只允许保留口粮田,其余像商铺之类的一概查抄归公。”
  杨少峰直接大大方方的当面吐槽:“出家人就得有个出家人的样子,天天想着捞钱像什么话?”
  朱皇帝总感觉某个狗东西话里有话。
  但是又没有证据。
  毕竟佛门向来都是乱世闭门躲兵祸,盛世开门迎香客。
  对比起那些盛世苦修行,乱世济苍生的牛鼻子老道,佛门那些秃驴也确实有点儿不像话。
  当然,秃驴不像话是秃驴的事儿,而你个狗东西当着咱的面骂秃驴,是不是多少有点儿不够尊重咱这个老丈人了?
  朱皇帝忽然很想抽自己女婿一巴掌。
  对比起只是心里不太舒坦的朱皇帝,胡惟庸和汪广洋则是完全陷入了凌乱。
  要出家,就先去农场做一年工?
  这对劲吗?
  这不对劲!
  你宁阳县和登州府到底得是有多缺人,才能让你产生如此丧心病狂的想法?
  不过,你宁阳县和登州府缺人,难道老夫治下的辽东布政使司、山东布政使司就不缺人了?
  想到这儿,胡惟庸和汪广洋不禁和汪广洋对视一眼。
  直接跟他杨癫疯抢人肯定是不行的。
  上位那个偏心眼儿的肯定会拉偏架。
  回头去找李善长和刘伯温那两个老匹夫!
  瞧着逐渐开始不正常的朱皇帝和胡惟庸、汪广洋,还有一向丧心病狂的首任锦衣卫镇抚使兼登州锦衣卫千户,夏煜忽然感觉自己这个锦衣卫头子似乎有点儿名不符实的意思。
  问:我夏某人干过什么丧心病狂的事儿吗?
  答:没有。
  所以,为什么锦衣卫的名声会顶风臭十里?
  会不会跟是受到某位镇抚使的牵连?
  几个人各想各的,屋子里的气氛一时间有点儿沉默。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朱皇帝才扭头望向胡惟庸,问道:“这段时间你跟在这个混账东西旁边,感觉如何?”
  被朱皇帝这么一问,胡惟庸的眼眶当即就变得通红。
  “上位!”
  “上位!”
  胡惟庸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叫道:“上位,臣!臣冤枉啊!”
  杨少峰和汪广洋直接挪开目光,两人一个打量着屋顶房梁,试图用目光直接测绘出大梁的直径和体积,另一个则是低头去研究靴子上的花纹,试图通过靴子的花纹来推算靴子的剩余寿命。
  朱皇帝脸色转冷,望着胡惟庸说道:“冤枉?你有什么好冤枉的?”
  胡惟庸抬起头,望着朱皇帝叫道:“上位,臣教子无方,但是臣和节儿对上位忠心耿耿,是万万不可能跟

第681章 当着和尚骂秃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