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4章 那狗东西又要使唤咱朱重八?[2/2页]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天煌贵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个过程中,要特意往打谷场的地上浇水,要把麦秸打碎了掺到土里,铺到打谷场上,然后再反复夯实、碾压一遍又一遍,直到打谷场表面的泥土变得特别紧实,就算下雨也不会被泡成泥汤,然后才可以在打谷场上晒粮食和碾场、扬场。
  而且与之前不同的是,早在杨大知县张罗着用简易水泥修路的时候,就已经想过要给各个村子里用水泥平整打谷场,所以,现在宁阳县城外各个村社的打谷场都已经是水泥地面,受到雨水的影响更小,也更平整。
  至于说宁阳县城内的百姓们没有打谷场该怎么办?
  多简单点事儿啊,宁阳县城南通往兖州府的那条路,随便去晒粮食,随便在那条路上碾场。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嘛。
  杨少峰杨大知县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看着刘三十二指挥着刘庙村各家各户的百姓们把早已晒好的麦子铺到打谷场上,又指挥着青壮们给牲口套上碌碡,然后开始碾场。
  杨大知县仔细瞧了一会儿,问道:“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刘三十二满脸堆笑,答道:“托大老爷的福,今年的收成可是比去年强的多,一亩地差不多得能收个一百三十斤左右。”
  杨少峰嗯了一声,然后在心里暗自算计了一番。
  按照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有三十亩地计算,一家差不多能收四千斤左右的麦子?
  再按照一个一年吃掉八百斤麦子来计算,这一家三口忙活了一年,还能剩下一千六百斤麦子?
  不对,朱重八朱皇帝蠲免了宁阳县的赋税,所以才能剩下一千六百斤麦子,如果按照正常标准收取赋税,那么这个三口之家差不多能剩下一千斤左右的麦子?
  还不对。
  一块地又不仅仅只是种一季的麦子就完事儿了,后面还有晚大豆或者晚高粱一类的作物,又或者是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作物可以用,一年到头剩下来的粮食绝对不止一千斤。
  想到这里,杨少峰也不禁哈哈笑了两声,伸手拍了拍刘三十二的肩膀,笑道:“这回好了,咱们宁阳县的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几天好日子了。”
  刘三十二也嘿嘿笑了两声,应道:“大老爷说的是,小的只要一想到能收获这么多的粮食,到明年这时候还能剩下不少,身上就有用不完的劲儿。”
  杨大知县嗯了一声,又问道:“对了,家里养的蚕怎么样了?是不是该结茧了?”
  刘三十二点头答道:“是,快结茧了,不过小的一直记着大老爷的吩咐,打算等蚕蛹破茧了之后先做蚕纸,然后再煮茧抽丝。”
  杨少峰再次笑着嗯了一声道:“那就好,那就好。”
  ……
  正当杨大知县在为宁阳县的百姓即将过上好日子而开心时,身为大明皇帝的朱重八已经坐在乾清宫里傻笑了大半天。
  那狗东西要使唤咱朱重八?
  没问题,他说咋使用就咋使唤,咱朱重八绝对没有二话!

第214章 那狗东西又要使唤咱朱重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