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照大明现在的物价来计算,六十文钱能够买到二十个鸡蛋,或者能买到两只鸡,又或者能买到八斤多的大米。
  “可是那些高丽劳工每天却只能拿到十五文钱的工钱。”
  “而咱们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
  朱标吭吭哧哧的说道:“也不见得就比高丽劳工的日子强到哪儿去。”
  被朱标这么一说,杨少峰一时间竟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宁阳县,登州府,这两个地方的发展其实很不对劲。
  而最大的不对劲之处,其实正来源于自己这个挂逼。
  说白了,当其他地方的知府知县还在想着怎么劝课农桑的时候,自己却已经想着搞五小工业。
  除了五小工业,其他的像是养殖业、畜牧业、第三产业等等套路也是能搞的就搞。
  对比起单纯的伸手向土地要收入而言,几乎就是妥妥的降维打击。
  关键是自己这种挂逼能力并不具备完整的可复制性。
  说白了,能够复制多少,完全要看那些官老爷们有多少良心,愿意下多大的功夫去琢磨这些东西。
  如果完全不管不顾的一比一复刻,甚至还有可能复刻出问题。
  沉默了好一会儿,杨少峰才开口说道:“其他地方的百姓,日子同样也会慢慢好起来的。”
  伸手指了指榷场的方面,杨少峰又继续说道:“百姓的日子之所以不好过,一是因为吃的,二是因为钱财。”
  “有了榷场,朝廷不仅能赚到钱,还可以低价从南洋诸藩买到低价的粮食。”
  “国库里有了钱,就能拿钱出来征发徭役或者招募百姓做工,百姓就能赚到工钱。”
  “而通过榷场卖出去的那些货物,总是需要有人生产和运输的,百姓也能在这两个环节当中赚到钱。”
  “总之,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朱标嗯了一声,随后便出神的望着榷场的方向。
  杨少峰懒得去揣摩朱标的心思,随即便吩咐小侍女去泡一壶小龙团来解闷。
  直到小侍女泡好了小龙团,朱标才回过神来,笑着:“姐夫说的是,刚刚是小弟钻牛角尖了。”
  杨少峰不禁撇了撇嘴。
  朱标的这种忧患意识是好的。
  但是光有忧患意识没有用,起码得想办法怎么解决眼前的这些问题。
  而想要解决问题并且保持长期发展,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
  大明朝现在的制度称得上是良好吗?
  可以。
  毕竟大明现行的制度很符合大明当下的需求。
  但是,也仅仅只是符合当下的需求罢了。
  当大明逐渐发展起来之后,现行的制度就会暴露出一大堆问题。
  比如说卫所制度。
  关键是朱重八那个老登还很是得意自己搞出来的卫所制度。
  比如不需要国库额外拨钱去养兵,甚至连打仗的粮草都是卫所囤垦所得。
  想要改变卫所制度,还真就没那么容易。
  要不然,再给朱重八那个老登添点儿乐子?
  正当杨少峰胡乱琢磨时,府衙外的衙役却跑来禀告:“府尊,登州府同知和蓬莱知县求见。”

第403章 朱标的忧患意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