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7章 一群蠢货,没救了,等死吧![2/2页]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天煌贵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祸害百姓?
  李善长觉得还不如允许各个衙门自行招募人手,毕竟还有御史台盯着。
  正当李善长琢磨着该如何解决各个衙门缺少人手的问题时,朱标却忽然说道:“父亲,罢了科举,那么举荐制是不是也要废除?”
  朱皇帝微微一愣,问道:“举荐制?”
  朱标毫不客气的点了点头,指着站在朱皇帝身后的二虎和陈忠说道:“孩儿认识他俩,认为他俩有大才,应该出仕。”
  朱皇帝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大明初期,因为面临人手短缺的问题,确实是有察举制的存在。
  说得简单直白一些就是官老爷们可以推荐他们认为有学问的人当官。
  整个察举过程,大概就是官老爷们向朱皇帝推荐某个人,朱皇帝再把这个人召到京城来进行奏对考核,考核通过后就能授官。
  而朱标刚刚提出来的问题,恰好直接戳中了察举制最大的隐患。
  官老爷们所推荐的人,必然都是他们认识或者认为比较不错的人。
  这个过程中,太容易牵扯到利益的交换了。
  可是真要废除察举制……
  李善长忽然拱手说道:“上位,臣以为殿下言之有理。”
  刘伯温也同样拱手说道:“臣,附议。”
  朱皇帝嗯了一声,望着朱标问道:“废科举,罢察举,朝廷上所缺少的人手该怎么办?”
  朱标笑了笑,说道:“布政使司缺少官吏,可以从治下的府里选拔。”
  “府衙缺少官吏,可以从下辖的各个州县当中选拔。”
  “州县缺少官吏,则可以由吏房从分设到各地的国子监中招募。”
  “招募过程很简单,无非就是给他们出题,合格的再由州县正印官和吏房乃至于地方御史衙门的人进行面试,试职三个月,合用则留,不合用则去。”
  “如此一来,就会有许多读书人当不上官,也没有当官的机会。”
  “至于他们去干什么……”
  朱标呵的冷笑一声,嘴角挂起一抹嘲讽之色:“回去耕读传家也好,去书院里应聘教书先生也罢,都由得他们。”
  朱皇帝眼前一亮,转而又将目光投向了李善长和刘伯温。
  “善长兄,青田先生,你们觉得怎么样?”
  朱皇帝慢慢说道:“他们不把咱这个皇帝当回事儿,咱也没必要再给他们留什么脸面。”
  “废科举,罢察举,以后各衙门再缺少官员时,直接改为考试入仕,再辅以御史台监察。”
  “咱不相信,这天底下还能缺了愿意做官的人?”
  李善长和刘伯温并不想发表意见。
  很明显,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肯定不是朱标想出来的,因为这种招数太过于阴损,宋濂就算脑袋抽疯了也不可能教给朱标这些东西。
  所以,朱标是从哪儿学来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答案已经是明摆着的。
  只是一想到真要废除科举和察举制,李善长和刘伯温又难免有些恍惚。
  说白了,察举制这个玩意儿废了也就废了,毕竟察举制的弊端就在那里摆着。
  可是传了几百年的科举制度,真的要废?

第427章 一群蠢货,没救了,等死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