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85章 咱朱重八又何德何能?[2/2页]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天煌贵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唯独跟本官没什么关系。
  杨少峰默默的跟在朱皇帝身边往外走,朱皇帝却又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句:“你跟咱说说,倘若登州的各个卫所都交到你手上,你要怎么做才能杜绝军士逃亡?”
  杨少峰直接翻了个白眼,答道:“从指挥使到军士,全都由小婿说了算?”
  朱皇帝嗯了一声道:“如果全都由你说了算呢?”
  被朱皇帝这么一说,杨少峰一时之间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说一千,道一万,大明的卫所制制和军户制度也只是适应大明开国时期的特殊环境,后期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更重要的是,无论朱重八这个老登再怎么强调军纪,大明的军士们也依旧是抱着“当兵吃粮”的心态在当兵。
  说白了,还是老式军队的那一套东西。
  想要彻底解决卫所存在的制度,需要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三湾改编,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古田会议。
  尤其是在大明军制已经彻底成形的前提下,即便是想要改编,所面对的困难也足以令人绝望。
  沉默了好半晌,杨少峰才忽然开口说道:“小婿这里有三个问题,倘若岳父大人能给小婿解惑,军士逃亡的现象便能杜绝。”
  朱皇帝顿时来了兴趣,说道:“什么问题?”
  杨少峰道:“小婿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有亲兵这一说法。”
  朱皇帝愣了愣,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杨少峰的问题。
  所谓亲兵,其实就是秦汉时期的部曲,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部曲问题逐渐扩大,部分甚至演变为军阀势力。
  隋朝统一天下后,隋文帝下令对乡兵进行整顿,将原本属于私家的部曲纳入军队的正式编制。
  唐代则是继承并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的府兵制度。
  但是长年征战和待遇较低等问题,府兵制根本难以长期维持,募兵制也由此而兴起。
  募兵制之下,亲兵这一概念也随之兴起。
  只不过,当朝廷强势的时候,将领们通常不需要依赖亲兵就能控制军队。
  当朝廷势微之时,将领们为了加强对手下军队的控制,往往就会过度依赖亲兵。
  杨少峰又继续问道:“小婿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些亲兵到底效忠于谁?”
  “是效忠于天子?还是效忠于朝廷?又或者是效忠于将领?”
  朱皇帝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明摆着的,只是没有人敢明着回答而已。
  但是,这两个问题,已经把军士逃亡的根本原因给指出来了。
  杨少峰又继续问道:“小婿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岳父大人想要一支什么样儿的军队?”
  “是像秦汉时期一样的虎狼之士?”
  “还是一支饿死不抢百姓粮,冻死不拆百姓屋,一支拖不垮,打不散,纵然死伤过半甚至战至最后一人也依旧能死战不退的铁军?”
  随着杨少峰的话音落下,朱皇帝的一颗心顿时噗通噗通狂跳起来。
  朱皇帝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叫道:“咱要那支铁军!”
  只是冷静下来后,朱皇帝又无奈的摇了摇头,叹道:“世间怎么可能有这般军队?”
  即便是有,咱朱重八又何德何能,竟能有幸拥有一支这样儿的军队?

第485章 咱朱重八又何德何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