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5章 没有被知识污染的清澈[1/2页]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天煌贵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皇帝走到桌子前,拿起一件玻璃器皿翻看起来。
  玻璃器皿是敞口杯子的造型,这个不稀奇。
  比较让朱皇帝意外的是,杯子外面竟然还有一道道的横线,横线旁边还标注着数字。
  杨少峰开始给朱皇帝介绍:“这是一件五百毫升的量杯,上面的刻度比较长的横线刻度代表的是一百毫升,两道长线中间的短线代表五十毫升。”
  “小婿手里的这件是一百毫升的量杯,上面的刻度以每十亳升为界限,中间的短线代表的是五亳升。”
  “这里面最精细的是十毫升的量杯,刻度最精准可以达到半亳升。”
  “当然,这种一百亳升和十亳升的已经不能称之为杯,只能称之为试管。”
  “一斤水为一升,换算就是一千毫升。”
  “但是一斤豆油却有一千零八十七亳升。”
  至于一斤十六两这种事情,跟本官有什么关系?
  杨少峰继续说道:“还有,利用这种量具,可以用曹冲称象的玩法来计算各种东西的密度不同……”
  密度,体积,质量,杨少峰张嘴闭嘴就是一大堆名词。
  而朱皇帝则是彻底傻眼。
  坏了。
  那种单个词都懂,就算不太懂也能猜测一二,但是连起来又基本搞不明白的感觉又出现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朱皇帝才开口说道:“你直接说,这些东西都有什么好处?”
  杨少峰悄然瞥了朱皇帝一眼。
  让你个老登嘲讽本官。
  现在老实了吧?
  瞧瞧你那个东北吉祥物的模样。
  眼神中都透露着没有被知识污染的清澈!
  杨少峰一边在心里疯狂嘲讽朱皇帝,一边正色说道:“标准化!这些都是为了标准化而准备的。”
  朱皇帝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杨少峰却又伸手拿起一根细细的玻璃管。
  “这个是化工学院弄出来的温度计。”
  “将汞注入到毛细玻璃管内,再将冰和水混在一块儿,取其温度为零,取沸水的温度为一百,将之匀成一百等份。”
  “把这玩意儿放在室外,就可以观察到每天的温度变化。”
  “比如说啊,今年最热的一天是三十五度,明年最热的一天是三十六度,洪武六年最热的时候是三十七度,这就说明气温是逐年升高的。”
  “万一反过来呢?如果连年降温,是不是会影响到粮食的收成?”
  “当然,也可以让人夹在腋下,观察体温变化。”
  “根据医学院那边的观察,人的正常体温大约在三十六到三十七之间,如果高于三十七,人就会没精神,高于三十八,人就处于发烧的状态。”
  “对医学而言,这东西就很有用。”
  “还有这个量杯或者说试管,搁在户外就能观察降雨量和降雪量,从而可以更好的观察降雨量和降雪量对粮食收成的影响。”
  “如果哪些地方的降雨降雪量比丰收区的降雨降雪量少太多或者多太多,是不是就说明这个地方的收成会受影响?”
  朱皇帝再次点了点头,只是眼神中除了没有被知识污染的清澈,多少还带着一些迷茫。
  这他娘的,还是那种大概能听明白一些,实际

第525章 没有被知识污染的清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