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章 尉迟黑鬼[2/2页]

大唐钓鱼人 超龄奶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里还有个小故事,据说李世民攻打洛阳时受挫,不少降将都跑了,手下人都劝李世民让他杀掉尉迟恭,认为尉迟恭早晚也会逃走。李世民打算试一试尉迟恭,拿出来几箱金银,告诉尉迟恭如果想走的话可以拿着金银走。尉迟恭很干脆的没拿,而且跪下高喊“誓死效忠秦王”。
  如果尉迟恭真的打算拿了钱跑路,相信必死无疑。后来尉迟恭还救了李世民一命,然后才有李世民对尉迟恭的更加信任。你要说他忠诚,他跟过几个领导,你要说他不忠诚吧,跟了李世民之后太子拉拢都不为所动。
  尉迟恭这人要么是傻人有傻福,要么就是心怀内秀。其实还可以从结果推断过程,尉迟恭后来授右武侯大将军,封楚国公,七十四岁得了个善终。我们的历史很长很长,凡是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人物,傻绝对不是尉迟恭的真实性格。
  秦王府武将里面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尉迟恭,另外一个就是段志玄,所以拉拢的事还出现在了段志玄家里。
  段志玄是秦王府秦王府右二护军,比尉迟恭高了一个品级,相当于一支护卫军的一把手。段志玄从晋阳起兵就跟着李世民,当时不过二十岁而已,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之一。
  段志玄跟尉迟恭完全是两种人,首先年轻有为,其次身材伟岸,气宇轩昂,还是官宦子弟,乃是名将段偃师之子。
  这里需要说明下,尉迟恭当时为左二副护军,段志玄当时为右二护军,这个左二、右二都是秦王的亲兵队伍,理论上说不属于秦王李世民的私人武装。在朝堂上这是有品级的,并且俸禄也是国家发放。但是又不是直接发给这些人,相当于给秦王李世民一笔钱,这笔钱用于给这些人发俸禄。
  本应该只有太子才有东宫六卫率,分别是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李渊起兵之后,因为属于创业阶段,所以李世民和李元吉也有类似太子六卫率这样的亲兵队伍的待遇。只是没有太子亲兵名号那么好听,就是一二三护军,分左右共六队,每队有正副数人。
  李世民横扫天下的玄甲军,就是段志玄为头领的,而且有擒获名将屈突通的战绩,出身、相貌、才学、武功堪称完美,这也是李建成拉拢的原因所在。段志玄可不像尉迟恭那么粗鲁,对来人礼遇有加,只是说到重点时就左顾而言他,最后来人无奈只能告辞,足足两车礼物也被拉了回去。
  王家两兄弟被尉迟恭赶了出来之后,全身是伤哭哭啼啼回到了太子府,把事情经过汇报给了叔父王珪。王珪自然也是大怒,赶紧去找李建成汇报此事。等王珪见到了李建成时,正巧齐王李元吉正在太子身边,听过王珪的叙述之后还没等太子发作,齐王就勃然大怒。
  李元吉本就看不上尉迟恭,甚至恨不得一马槊把尉迟恭拍死,原来李元吉和尉迟恭本就有仇。李元吉从小弓马娴熟,在李家三兄弟中最为勇武,一根马槊耍起来没什么敌手。
  尉迟恭也是用马槊的,估计“同行”是冤家,李元吉非要跟尉迟恭比一比。最初尉迟恭百般躲闪,不敢伤到李元吉,浑身武力根本就无法施展。从这点看来,尉迟恭这人绝对不是个憨货。
  李世民见状示意尉迟恭放开手脚,李元吉自然只有吃败仗的份儿了。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李元吉恨上了尉迟恭,因为害李元吉丢了面子。后来李元吉还向李渊进谗言,差点杀掉了尉迟恭,好在李世民求情才得到赦免。
  所以李元吉听说派去的说客被打了出来,还被抢走了礼品,自然勃然大怒。对着李建成说到:“大哥,这个黑鬼实在无礼,既然拉拢不成干脆做掉算了。”
  李建成见状赶紧阻拦:“元吉,休要鲁莽,杀掉一个憨货于事无补,反而要落人口舌。”
  李元吉依旧忿忿不平,对尉迟恭就是要除之而后快。李建成多次劝说,李元吉勉强答应,最后悻悻然离开了太子府。
  李建成摇着头,对着王珪说到:“本宫这个兄弟勇武有余,谋略不足。”王珪自然不敢顺着李建成的话说,这话只能李建成说,署官哪里敢评价齐王的。这时候去段志玄家里的说客也回来了,知道结果后的李建成和王珪都面露沉色。
  李建成摇着头有些无奈,首先开口说:“世民手下的人油盐不进,看来本宫是错走了一招啊。”
  旁边的王珪施礼道:“太子殿下,既然拉拢不成那就只能调离了,废掉秦王的左膀右臂,秦王府也就没能力跟太子府抗衡了。”于是二人又商谈了许久,直到天黑时王珪才离开太子府。
  齐王李元吉回到了齐王府,心情不但没有好转,还在府上砸了不少东西,对尉迟恭的恨意更是增加了几分,刚才李建成的话根本就一点没听进去,除之而后快的心思又占据了上风。
  李元吉手下死士不少,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思量半晌之后让下人叫来齐王府最强的刺客。刺客名叫刘付道中,听名字好像是个倭国人,其实不是,他爹姓刘他娘姓付而已。

第5章 尉迟黑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