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章 李世民救黑鬼[2/2页]

大唐钓鱼人 超龄奶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的李靖大声喊道:“李渊啊,你还没得天下就要杀人才不成?”不管行不行,反正拼一把,总不能还有比被杀更坏的结果吧?
  李靖的才华李世民是知道的,就在这时候为李靖求情,李渊也知道李靖这货是个人才,虽然事发的时候李靖官职不高,但是名声早就在外了。既然李世民求情,所以就给了李世民面子,放了李靖。
  但是因为李靖有告发李渊谋反的举动,导致李渊从来就没有信任过李靖,虽然李靖有当时有无出其右的军事才能,但是出去打仗都是做副手,从来就没做过一把手。
  李世民也觉得李靖不受李渊信任,自己对他又有救命之恩,所以李靖绝对是可以争取的人。李世民本就是果断之人,想到这里就派人送去了拜帖以示尊重,以商讨军事的名义打算晚上拜访一番。
  等用过了中饭,李世民还在盘算着晚上如何打动李靖,此时长孙无忌来求见。
  长孙无忌见到李世民没有任何废话,赶紧说道:“尉迟恭被陛下判了死刑。”
  李世民听后自然大吃一惊,本以为尉迟恭的事怎么也需要几天,没想到结果出的这么快。听了长孙无忌的解释才明白大理寺的办事效率极高,这些文官中大部分人都是李建成的人,所以有这个效率也就不奇怪了。
  还没到中午,尉迟恭家里就被抄出了盔甲、刀剑、弓箭、马槊,数量真心不少,足足拉了几马车。
  李元吉的奏章中说,尉迟恭私藏盔甲十三副,刀剑二十五柄,马槊六根,如今查抄出来的东西不知道是奏章中数量的多少倍了。其实尉迟恭确实有些私藏,但是李元吉这人恨透了尉迟恭,怕尉迟恭不死,所以给加点了,这些装备怕是能装备一营。
  大理寺迅速把查抄结果送到尚书省,不过中午前后,关于尉迟恭私藏军械意图谋反的折子就送到了李渊的龙案之上,太子李建成在文官中的能量可见一斑。
  李渊本就是支持李建成的,对于尉迟恭这种李世民的亲卫头子,没身份、没地位、长得丑,自然不会心慈手软,先关起来,过几天杀了就是了,也算整顿整顿长安风气,顺便敲打敲打李世民了。
  李世民也感觉这次尉迟恭怕是要完蛋了,此人虽然黑了点丑了点,但是武艺高强又忠心耿耿,对自己还有救命之恩,无论如何必须要救,只是怎么救呢?
  李世民等静下心来思量了细节之后,又感觉尉迟恭的命怕是能保住了。原因就在于李元吉这货非要加点料,正常查抄的数量本就是死罪了,还非要另外加那么多,有些弄巧成拙了。李世民不禁感叹,李元吉这货果然不长脑子。
  为了保住尉迟恭这个黑鬼,李世民带着护卫骑马出了秦王府北门,出门之后往东直奔玄武门。不是上朝,所以不用走南边的朱雀门,作为皇子走北边的玄武门是完全没问题的,而且太极宫就在皇城的北边,走玄武门也近了很多。
  等李世民见到李渊时,李渊正在看着歌舞,一群宫装丽人正在摆动着身姿。做了皇帝自然是要享受的,不然当初造反为的是什么呢?难道是为国为民?李渊自然知道李世民的来意,喊退歌舞就等李世民开口了。
  李世民扑通跪倒在当场,膝盖当成脚挪到李渊的龙榻旁,如同影帝附身一般,眼中已经浸满了泪水,哽咽着说到:“父皇,父皇,儿臣,儿臣。。。。呜呜呜。。。”
  已经二十九岁的李世民,天策上将、秦王,此时哭得像个月子里的娃。真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但是这话不适合李世民,因为哭得好会让人同情,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李渊见状心里还真有点酸酸的,看着这个战场流血不流泪的儿子,但是理性最终还是战胜了感性。李渊开口说到:“二郎,朕知道你是为了尉迟恭而来,但是国法就是国法,朕不能徇私,否则要国法何用?”
  李世民哽咽着说到:“父皇,儿臣不敢求父皇徇私,但是尉迟恭是被陷害的。尉迟恭一个亲卫而已,住着一个不到半亩的宅子,没有地道、没有暗室,居然能搜出来几车盔甲、刀剑,那岂不是院子里全是刀剑?足够装备一营人马,任谁都能看得到,哪里会到今天才事发啊?父皇圣明,请父皇明察。”说完又一个头磕在地上,眼泪比刚才更多了,额头上居然渗出了血迹。
  唐代的军制大致是这样的,一个什长领十丁,这个是最小的军制单位,类似现在的班长。一个伙有五个什,一个队有三个伙,一个营有五个队,营也可以叫做团,一个团(营)就是七百五十人。后世的“团伙、团队”等词,基本都是这么来的。
  团伙本来不是坏词,现在居然比团队这个词低了一等,后世还有人大讲团伙和团队的区别,让人笑掉大牙。
  李渊最初看到奏报时,只是想把尉迟恭赶紧处理掉,没想到里面还有栽赃嫁祸的事。但是刚才说过要秉公处理,不能徇私,这么大的明显漏洞自然无法自圆其说。如果真的定了尉迟恭的死罪,那也无法挡住悠悠众口。处理功臣如果不是证据确凿,让其他功臣武将如何看待此事。

第19章 李世民救黑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