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没想到葛明居然会包饺子,而且包的非常漂亮。仔细观察了葛明包饺子的手法,都是没见过的,不过两人仔细观察后很快也就学会了。看到两人学会了,葛明也就洗手不干了。葛明这些日子经常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能不自己动手就真的不想动手了。
一个个饺子放到了盖帘上,原来此时已经有了盖帘,就是穿起来的高粱杆,修剪成圆形。足足包了三盖帘,数量确实不少。
太阳偏西,下田的人开始陆续回到庄子。福伯、禄伯也是满身尘土的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四个壮汉。见到人回来了,还在温着的鱼丸就可以出锅了。出锅之前撒上一把香菜末,去腥不说还能提香。至于说香菜臭的,那管不了,你可以一点点把香菜末挑出去。
袁老道是闻着香味从房间出来了,葛明还没来得及去请,每次出现基本都是刚好饭点。每人先盛出来一碗,剩下的全部盛到木盆里。张春来刷锅开始煮饺子,这时候葛明让丁香盛一碗鱼丸给张富贵送过去,顺便看看他还有没有珍藏的鸡蛋,如果有的话就换两个回来。
丁香小跑着回来了,一手握着一个鸡蛋,没想到这个张富贵还有不少私藏。不过葛明觉得这日子真是烂透了,家里连个鸡蛋都找不出来,这也难怪,老宅本就没人住嘛。
这个时候鱼糕也蒸熟了,让张春来把鸡蛋打散,均匀的涂抹在鱼糕上,然后盖上盖子再蒸片刻,鱼糕要是没有这层金黄的外皮好像少了点什么。反正葛明第一次吃鱼糕就是这个样子的,或许这样才算比较正宗。
葛明让张春来端出来木盒,把鱼糕倒在菜板上,先切块、再切片,切好的片直接放在盖帘上,这样吃才算豪爽,众人这才围在一起吃饭。
葛明跑进屋里捧着一小坛白酒出来,给福伯、禄伯、袁老道,还有张春来以及四个壮汉倒上酒。福伯、禄伯、袁老道几人感觉理所当然,这些日子相处下来也习惯了葛明的性子。几个壮汉就有些受宠若惊了,赶紧站起身说不敢。
一口饺子一口鱼丸,一片鱼糕一口酒,十分的惬意。在葛明看来这些东西实在过于普通,但是众人全都没吃过,一个个狼吞虎咽的。
就拿鱼糕来说,蘸点酱汁才好吃,起码来点三合油,一点豉油、一点香醋、一点芝麻油,里面再放点蒜蓉,那才够味。最不济蘸点豆酱也行,可惜调料实在奇缺,看来调料的制作也要放上日程了,说不定还能发大财。
等众人吃饱喝足,天还没黑。禄伯带着四个壮汉走了,说是要继续巡逻。葛明看到只有饺子被吃光了,鱼丸剩下了一点,鱼糕还有非常多,这年头又没有冰箱,再说又是夏天,第二天肯定会坏。就让张春来去找了几张荷叶,把鱼糕分装了五份,给禄伯五人带上,巡逻的时候饿了可以吃点。
自从葛明遇上了大白天劫道的,对此时的治安问题也大致有了了解,上次听母亲说过,至今燕山上还有一会强盗,正是农忙的时候,难保没有歹人来抢粮食。葛明看着禄伯和几个壮汉的身影,不但感叹老爹的这个县令不太称职呀,居然还有强盗出没。
用过饭之后福伯和袁老道在聊天,丁香和小猴子在收拾碗筷,张春来正在刷锅。葛明什么玩的都没有,除了钓鱼,也就研究研究明天吃什么了。
羊肉葛明不爱吃,除非是加了很多香料的烤羊肉,鱼肉这些天已经吃的厌烦了,看来要对猪肉下手了。虽然没阉割的猪肉骚臭,但是仅限于公猪,据说母猪好很多。
葛明后世有个堂哥,是在老家卖猪肉的,堂哥说他喜欢吃母猪肉,因为后世的肉猪几个月就出栏了,都太瘦,肥膘不够厚,母猪都是养上些年头的,做条子肉最是好吃,就是肉老点,需要更多的火候。
葛明跟在张春来身后,开口问到:“春来大哥,你会杀猪吗?”
正在刷锅的张春来听后手一停顿,挠挠头说到:“小郎君,小的可不会杀猪。庄子里王英雄会杀猪,据说还会给猪瞧病。”
“王英雄?哪个是王英雄?”
“就是十个老婆的王麻子,村子里私下里都叫他王英雄。”张春来说到这里嘿嘿发笑。
葛明转头问福伯:“福伯,明天买头母猪回来杀了吃肉好不好?”
福伯还没说话,袁老道就抢先说到:“小子,刚用过了晚饭,这就想着明天吃什么了?不要在嘴巴上抓挠,这几天你都没读书。”
“袁先生误会小子了,小子看过杂书上有菜谱,全是猪肉做的菜。小子想着春来大哥喜欢厨艺,想把知道的菜谱教给春来大哥。”说完眼中露出得意。
“你春来大哥学会之后,天天给你做好吃的,是不是?”
“袁先生,孔子曰:食色性也。”
“哟,小子还学了论语?既然诗经已经学完了,那明天开始学论语吧。”
“袁先生,您是道门中人,难不成还精通儒学?”
“老道虽然不精通,但是教你足够了。”说完之后哈哈大笑。
第32章 对猪肉的执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