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章 袁老道的教学理念[2/2页]

大唐钓鱼人 超龄奶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成浆,等葛明读完书再告诉他下一步怎么做。
  小猴子帮忙拿着书本、鹅毛笔等用具,陪着葛明到袁老道房间进学。
  袁老道今天看着心情不错,葛明便开口问到:“袁先生,可是有好事发生。”
  “有好事,不过不是老道的事。刚才给张二黑换药的时候发现伤口没有红肿,看来你这个伤口缝合还有酒精清洗伤口确实管用,张二黑这条命算是保住了,老道这是在为你开心。”袁老道脸上笑容不断,看起来非常渗人。
  “先生不要太夸奖了,小子胡搞的,只要能把人治好就行。”葛明虽然这么说,但是小胸脯挺的高高的。
  “老道有一好友,最是痴迷医学一道,你那一套脏东西的理论老道确实听不懂,所以昨天写了一封信,让你父亲帮忙送了出去,相信不久老道的老友将至。”
  葛明没想到袁老道打算请个高手来跟切磋,心想自己那贫乏的医学知识,岂不是笑掉大牙,蒙蒙庄子上的人还行。
  “袁先生,小子真是瞎蒙的。到时候丢人也是你丢人,小子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年纪小也是优势,对错的不用负责,童言无忌嘛。
  “好了好了,今天还是继续学论语吧,上次学到哪里了?”
  “小子记得好像是学到了里仁篇。”葛明答道。
  “背诵来。”
  “先生,你是认真的?您以前可是不要求背诵的。”葛明很委屈,因为自从跟袁老道读书以来,从来就没有背诵之类的要求,葛明也只是为了认识繁体字而已。这么枯燥的东西要背诵,人不是要疯了?
  “前几天你父亲捎来口信,让老道好好管教。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而已。”袁老道很是得意,想要看着葛明出丑。不过袁老道想错了,自从穿越以来,记忆力实在太好,只需看上两遍就能记住。再说葛明还有给繁体字注音以及做笔记的习惯,更是能够加深印象。
  看着袁老道不怀好意的眼光,葛明开始背诵: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好了,就背诵到这里吧。可知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何意?”正背诵到这里,就被袁老道打断了。
  葛明眼睛咕噜噜乱转,不知道为何袁老道把这句拿出来考自己,难道又要开始阐述他的人生观了?什么飞升之类的东西?
  “小子说的可能不对,袁先生一定要见谅。小子认为是这样的,孔子早上听闻有个老道,到了晚上居然死了。”葛明说完身体往后挪了挪。
  “哈哈哈哈”袁老道不怒反笑,笑得葛明心里发毛,不自觉地身体又往后挪了挪,万一袁老道出手就赶紧跑。
  “你小子啊,老道教你诗经,又教你论语,发现你对其中含义并不在意,好像只是为了识字而已,这是为何?”
  “小子认为读书识字能够明白事理就足够了,据说论语乃孔子的弟子还有弟子的弟子整理的,谁知道里面是不是都是孔子的想法。说不定孔子要是看到了论语,都从棺材板跳出来,大喊:老夫没这么说过。”
  袁老道听完继续哈哈大笑,接着问到:“你这是强词夺理,如果你不知道含义,又如何知道对错呢?”
  葛明突然觉得袁老道是正确的,都不知道含义,如何知道对错?不过还是嘴硬,接着说到:“论语是千年前的书籍,后人可以参考阅读,但是不能全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小子不错啊,原来还学过孟子?”袁老道还有些惊奇。
  袁老道想错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在后世实在太出名了,出名到葛明一个学数学的都知道,但是原来这句话出自孟子,这个葛明也是刚才知道的。
  不过葛明还是深施一礼说到:“袁道长说的对,如果不知道其中含义,自然无法知道其中对错,小子以后一定用心进学。”
  只是葛明心里嘀咕着,本小郎君怕你这个老道的解释在这个时代不是主流,那可就被害惨了,会被当成异类的。虽然葛明本就是最大的异类。
  “小子,同样的论语,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理解,你说的先识字再明理并没有错。老道去过很多地方,看到很多人和事,才发现书上说的很多都是错的。”袁老道顿了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接着又说到:“你总需要先学会其中一种解释,但是又不能当成真理,你需要在以后的经历中去进行检验。”
  葛明突然觉得袁老道确实非常不简单,他没要求葛明一定要相信他的讲解,只是让葛明记住,在以后的生活中去检验,去完善。这不是名师吗?
  这套理论葛明听着怎么那么像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呢?这老道要不是专注道学,怕是能够成为儒家宗师一般的人物。这感觉就像是你辛辛苦苦上班,拼死拼活勉强能够吃饱饭,其实你的爱好能改变世界,但是你不知道。

第39章 袁老道的教学理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