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跟葛明熟悉了之后,张春来也不像最初葛明见时那么沉默拘谨,跟葛明的话明显多了很多。
其实吃点什么,很大程度上是张春来想跟葛明学做新的菜式,葛明自然是懂得,奈何食材和调料都不足,做来做去都是这些菜。再说鼓风机都好像没做好呢,火候不够很多菜做不出来,只能做些不太讲究火候的家常菜。
张春来这一问,还真的难住了葛明。今天吃点什么,是人类吃饱饭之后的共同难题。
“今天不做菜了,做个能够流传千古的面食算了。”虽然食材不多,但是一样面食百样吃。
张春来听后瞪大了双眼,急忙问到:“小郎君,什么面食能够流传千古的?”
葛明嘿嘿一笑,先让张春来去准备材料。小米面、猪油、小麦粉,就这几样而已。小米面加猪油搅拌成糊状,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油酥,也是最经典的一种。小麦粉要太开烫面,硬面饺子软面饼嘛,这样揉出来的面团才比较软,烙出来的饼才是松软的。
揉好的面团醒面,然后擀成薄片,刷上一层油酥,最后卷起来分成大小合适的面团。每个面团都需要反复对折多次,这样才能起层,最后把面团擀成方形。炉灶一定要用麦秸点火,这种软火最适合烙饼。刷上一层猪油,烙到两面金黄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
没错,这就是简易版的火烧,其实更专业的做法是先烙,然后再烤,没有炉子可以烤火烧,也就只能凑合了。在张春来还在忙碌的烙火烧的时候,福伯、禄伯两人也回来了,袁老道闻着香味也出了房门。
葛明想起前段时间油炸的五花肉块,浸在了坛子里防止变质,赶紧让丁香捞出来几块备着。张春来足足烙了五十多块。家里人多,而且每个人饭量都很大,用后世人的眼光来看,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全都是大胃王。
让张春来把肉块切成薄片,火烧用刀切开一角,加点肉片进去就算齐活了。吃火烧没汤可是不行,弄点油菜洗干净,葛明的小炒锅加水烧开,加点猪油进去,2个鸡蛋打散一点点淋进去,小油菜丢进去,加点盐就可以出锅了。
做好的火烧自然是让袁老道、福伯和禄伯几个长辈先吃。这东西只需咬上一口就会爱上,表皮酥脆,内部柔软千层,咬到肉的时候油脂会喷出来,这是满口香。
三个长辈只要吃上好东西,话都少了很多,拼命的干饭。别看火烧的数量不少,三个人足足吃了三十多个,葛明看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禄伯和袁老道都是习武之人,能吃点很正常,只是福伯一个文弱弱的老头子也这么能吃,实在有点出人意料。葛明、丁香、小猴子年纪小,饭量自然不如大人,张春来饭量还不如福伯,居然还剩下了两个。
众人又是撑得直哼哼,袁老道无奈的带着大伙院子里打打太极拳,貌似这已经成了这帮人饭后的必备活动。正在这时候,大门外王大壮探头探脑的,葛明见状赶忙把人叫进来,只见王大壮端着一个小碗,葛明知道这是来送奶的。
小碗递给丁香,让丁香负责喂猫,顺手把剩下的两个火烧递给了大壮,示意他赶紧吃。王大壮挠挠脑袋,说这吃食闻着好香,打算带回去给他爹尝尝,这让葛明对这个孩子倍生好感。
古代以仁孝治天下,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通常来说孝顺父母的人,品行差不到哪里去。在没有科举制之前,以前选拔人才有个方法就是举孝廉,孝可是排在首位的。
丁香回了葛明房间喂猫,其他人都在院子里消食乘凉。张春来往葛明这边挪了挪,有些欲言又止。葛明看不惯张春来这副便秘样,就问到:“春来大哥,可是有事?”
“呃,小郎君,这个吃食叫什么名字?”
“火烧,春来大哥你一定要记住了,方的才是火烧,做成长的就是烧饼,只有方的才能夹大片的肉。”火烧在后世有方和长的两派,但是葛明从小吃的火烧就是方的,夹上方正大片的驴肉才算正宗。
张春来吭哧吭哧半天,葛明看出来这货好像有事,眨眨眼说道:“春来大哥,到底什么事?看不惯你这副便秘的样子。”
众人虽然在消食,但是都在听两人讲话,当听到“便秘”一词时哈哈大笑。搞得张春来又开始吭哧吭哧,半天才说到:“小郎君,咱开个饭店吧。”
就会炒几个菜就想开饭店了?春来大哥这是有点飘哇。不过葛明不想打击张春来,便笑呵呵的问道:“春来大哥,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到了这个时候张春来反而不那么拘谨了。
“小郎君,我又不擅长农活,庄子上的事也帮不上什么忙,最喜欢做饭做菜,自从小郎君教了几手之后,感觉完全可以开个饭庄吧,也能给府里赚点钱。”
葛明差点忘记了,张春来一家,包括禄伯、张富贵,全都是葛家的家仆,难怪说是给府里而不是家里或者庄子。赚钱的想法是好的,发挥自己特长的想法也是好的,问题是炒菜张春来根本就没入门。
第53章 方的才叫火烧,长的叫烧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