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2章 传统才是教育精髓[2/2页]

大唐钓鱼人 超龄奶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本小郎君唱一句,你们跟着唱一句。”
  于是在一首字母歌就飘出了葛家老宅,要说学唱歌好像就容易了很多,连袁老道也跟着唱,而且唱的津津有味,摇头晃脑。本来葛明还觉得唱这种歌还有羞耻,现在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了,学问,这是大学问。
  等到下课之前,葛明布置了今天的任务,把歌多唱几遍,明天要检查。
  “你们回去之后准备写字的东西,一个可以放细沙的东西,回去跟父母说下需要在细沙上写字。”
  等到葛明宣布放学,这群娃子蜂拥着冲出院子,真是一点留恋都没有。不过这也难怪,都是庄子上的“野孩子”,能够老老实实坐一个时辰就不简单了,等以后慢慢习惯了就好了。
  等到孩子都走之后,葛明对袁道长说到:“‘袁先生,明天娃子们不会缺席吧?好像就教了一首歌而已。”
  袁老道一听哈哈大笑,说到:“小子,确实厉害。居然能把字母变成一首歌,朗朗上口,方便记忆,老道唱了几遍就记住了。”
  袁老道想了下又说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那句读书以后能管作坊,以后天天吃上肉,怕是功劳不小,明天不但不会有人缺席,可能人数还会增加。”
  葛明听完嘿嘿一笑,说到:“难道说读书之后为国为民不成?那方向太大了,还是先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正理。”
  袁老道:。。。。。。
  戴健回去之后,看到他娘王氏就哭了,哭着说还没上课就挨揍了,王氏忙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还说小郎君心善,不会无缘无故的打人。
  戴健吸着鼻涕说到:“小郎郎郎君嫌弃我流鼻涕,呜呜呜,还让丁丁丁香揍我。”
  王氏一听满脸无奈,说到:“娘早就跟你说过,把鼻涕擤擤,我看着都恶心,更不要说小郎君这样的贵人了。”
  “跟娘说说今天都学了什么?”这才是王氏最好奇的地方。
  “就就就学了一首歌歌。”
  “不是学识字吗?怎么学唱歌了?”
  “小小小郎君说,学学学了这首歌,以以以后识字就就就快,还还还说什么要是识字了以后可以管作坊。”
  王氏一听高兴了起来,拎着戴健去洗鼻涕,一边走一边说到:“以后给老娘好好学,学不好每天揍一顿。”
  类似的情况不但发生在戴健家,其他家也都基本差不多。对于读书的渴望在庄户身上显示的淋漓尽致,他们是真正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人。如果有能力早就从家里孩子里挑出一个机灵的去读书了,期盼着孩子能够有出息,将来说不定还能改换门庭。没人愿意脸朝黄土背朝天,从土里刨食。
  情况到了第二天果然有了根本的改变,没人缺席,来的还挺早。不过人数没有增加,看来袁老道想错了。原因很简单,这已经是庄子里年纪合适的全部孩子了,而且庄户心里也虚,毕竟没花钱就上学,也不好意思再加人进来。
  再次上课的时候虽然葛明讲的依旧非常枯燥,但是孩子们都能跪坐着好好听,正是喜欢跑闹的年纪,真是为难这些娃子了,看来是在家里父母揪着耳朵威胁了很久的结果。
  葛明这堂课又讲了十个字母,然后把昨天的也温习了一遍。今天娃子们都带了沙盘,反正什么造型的都有,有的是木盘、木盆、大碗,里面装满了细沙,一根小棍子就算是笔了,在细沙上写写画画。
  别看跟后世比异常简陋,但是效果非常好,因为没有那个孩子不喜欢玩沙子的。还真有更加上心的父母,用木片、木板做成了一个正方形的托盘,这个作为沙盘就非常专业了。
  据说古代的教学非常简单,背书,背不会就打,打多了就会了。跟孩子讲道理?孩子是不懂什么大道理的,其实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你当年读幼儿园的时候,家长跟你讲道理你听得进去吗?真的不如挨揍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葛明不打算什么素质教育,还是按照古代优秀传统的这套来。于是先背诵,其实昨天那首歌大家都会唱了,所以背诵是没问题了。同样的问题依然存在,背诵的很顺,拿出来几个字母就不太认识了。
  这都没关系,有班长丁香在,所以都是小事情。说个字母需要马上写在沙盘上,写不出来就是一棍子。还有八个女娃,丁香也不好意思下手,好在学的都比这些男娃更快。难道说女娃身体和智商的发育都比男娃更早,或者是女娃更用心,更细心的关系。
  这个时代对于老师是十分尊敬的,不存在后世师生、老师和家长之间不友好的关系。尤其是后世的幼儿园,本来就学不到什么东西,凡是做作业都是在为难家长。如果家长有意见,那么幼儿园老师就会说:“家庭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家长一定要配合。”结果孩子还是什么都不会,家长已经琴棋书画做手工,样样精通了。
  不要说体罚学生,在古代学生被打的起不来床,家长还要上门感谢,请老师以后不要客气,要是不听话就往死里打。

第102章 传统才是教育精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