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旦迁都,永兴皇帝能不能到新都不好说,太子是一定要到新都执政的。
      太子摇头道:“儿臣是在这里长大的,所以这里是儿臣的家,儿臣不想走!”
      朱雄英似笑非笑的说道:“看来你也留恋这温柔之地啊!”
      “父皇,儿臣不是这个意思……”
      朱雄英转头看向越王,问道:“老二,朕也问你一个,你说这些臣子为何都反对迁都?”
      越王拱手道:“儿臣不敢妄谈朝政大事!”
      “朕让你说的时候,你可以说?”
      “是!”
      越王再次行礼,说道:“迁都是大工程,臣工们是怕劳民伤财,爱惜民生,故……才反对迁都!”
      “儿臣以为,臣工们的考虑并无过错,不过,从长远来看,迁都必然是利大于弊,只是苦了父皇,苦了天下的百姓!”
      朱雄英听后,淡淡一笑,又问道:“朕哪里苦了?”
      越王继续说道:“自古帝王有所作为,皆是劳民伤财之举,秦始皇修万里长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耗费巨大,城下河上尽是白骨,被后世口诛笔伐,留下千古骂名……”
      “却不见千年已过,长城依旧是抵御北方外族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若是没有长城,北方之地无险可守,外族便能长驱直入,百姓必然饱受战乱之苦,大运河同样如此……”
      “儿臣以为,千古帝王之功绩,时常不被世人理解,却不知罪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后世人云亦云,于大运河之上,大骂隋炀帝……”
      “如今父皇要迁都,劳民伤财,耗费国力,恐怕史书……”
      朱雄英听到这些话颇为诧异,问道:“这不像你往日说的话啊,你最近在跟着谁读书?”
      “回父皇,儿臣受兵部詹大人指点颇多!”
      朱雄英笑了笑,说道:“那就可以理解了!”
      太子偷偷笑了一声,朱雄英质问道:“你笑什么?”
      “儿臣没笑什么!”
      太子立马收起笑容,变得严肃起来!
      “那你说说,你二弟说错了吗?”
      太子拱手道:“儿臣以为,二弟没有说错,迁都劳民伤财,这是必然的,不过,父皇最不在乎的就是史书上的名声,太爷爷曾经给儿臣讲过,凡是史书上留下好名声的皇帝,一般都是性情软弱,且没有任何作为的,无过便是功!”
      “还有,臣工们反对迁都,劳民伤财是一方面,这么大的朝廷,这么多人,还是有几个忧民忧国之士的,但大部分都有私心!”
      “陕西的官员想把都城迁到西安,河南的官员想迁到开封,洛阳……”
      “至于勋贵,他们庞大的家业都在金陵,有吃有喝,京城各大铺子,秦淮花船日进斗金,那是哪有不想去,如今朝廷的官员,南方人越来越多,他们更不愿意去北方!”
      朱雄英欣慰一笑,问道:“他们不愿意去,那该怎么办?”
      太子笑道:“勋贵,一代强,二代弱,三代,四代以后也就没什么本事了,既然不想去,那就让他们留守金陵!”
      留守金陵,就等于断了仕途,彻底离开了朝廷的核心。
      “说的好!”
      朱雄英夸赞一声,说道:“去尚书房干活去吧!”
      “儿臣遵命!”
      太子走了两步,突然停了下来,回头忍不住问道:“父皇,儿臣实在不明白,新都到底要迁到哪里?”
      “朕还没想好!”
      朱雄英随口敷衍一句。
      “可

第8章 迁都徐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