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翠微居  h小说 四月,臧宫按照东海王献的计策攻下原武城,斩杀单臣、傅镇后班师回朝,论功行赏,臧宫升任城门校尉。
      另一头,在江山舆图的最南侧,马援追击征侧余党,一直追到居风,直到岭南地区全部平定,获得全胜。
      喜讯传到京城,恰是闰四月底,刘秀趁着兴头上,把叔父刘良的嫡子刘栩,侄子刘章、刘兴,一齐由公擢升为王。
      随着盛夏的来临,刘彊越来越惶恐不安,上西宫请安时,时常恍惚走神,满腹心事,郅恽的劝导对他的影响十分巨,最终他向皇帝提出辞让皇太子之位,愿任藩王就国。刘秀先是不允,这事便拖了几个月。
      “想给刘阳改个名讳。”坐在床上批复奏疏的刘秀,忽然向我提了个很奇怪的建议。
      “为什么”孩子的名字好好的叫了十五六年,怎么会突然想起要改
      “上个月给阳做生日,我便在想当初恶日产子,取名阳字本意为避邪除恶这名讳不好,日后孩子承继统,难免要被人嚼舌根。所以,趁着这个机会,不妨改个名字。”
      我本对他的说法嗤之以鼻,但他说得一本正经,倒令我收起了不屑之情:“真要改名”
      他点了点头:“还是改了好。”
      我想了想,忽然问道:“皇帝的名字,史官是否会因此避讳”
      他愣了下,约没想到我会把问题绕到这个奇怪的地方去,不由笑道:“是有这么一说。”
      我点头,嘴角不由自主的勾了起来:“我想好了,就让阳改名庄”
      “庄”他又惊又奇,但转瞬已然明了,难以自抑的笑了起来,“果然是个淘气的,你与他斗气究竟要斗到什么时候真像是个小孩子”
      眼波流转,我横了他一眼,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不是喜欢改名字吗不是喜欢孤云野鹤,乡野垂钓,不问世事吗自然也不会稀罕名垂竹帛我这不也是成全了他的心愿么这回索性让他把姓也一并改了吧”
      刘秀眼神温柔的望着我:“你是否还想借此逼他出来”
      我长长叹了口气:“也只是奢念罢了,我想他概是再也不会离开富春山了。”
      刘秀也黯然的点了点头,我俩心意相通,不免一起唏嘘感慨。我依偎进他的怀里,诚心祈愿:“但愿,今后平安顺心,再无烦忧之事”
      “但愿”
      建武十九年六月廿六,建武帝诏曰:“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统。皇太子彊,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彊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
      刘彊带着自己的妻女搬入了北宫,与其母郭圣通所住的殿阁相隔不远。刘彊恪守孝道,每五日入宫向我问安,风雨无阻。
      “那母子二人可还算安稳”
      “东海王与中山王太后来往并无不妥”
      殿外在下着倾盆雨,那一声接一声的滚地雷,让我的心也跟着一块炸响。久久的,我望着那昏暗深厚的云层,叹了口气:“未雨绸缪,有些事还是谨慎些好。哥何时能来京城”
      阴兴的脸色阴郁得一如外头的恶劣天气:“诏书已经下了,自然不敢轻忽懈怠,不日内即可抵达雒阳。”
      “怎么还在怪我多事”
      “臣不敢。”
      “你们是我手足兄弟,如果连你们都不帮我,那我们母子又能怎么办呢这么多年,哥在家也该歇够了,这一次顺便把阴就也一并带到京城来吧。”我见他面上淡淡的,眉宇间竟是有种隐忧,不禁又好气又好笑起来,“不过是让哥做个执金吾,统辖京城警备,让你做个卫尉,负责皇宫警备,这算得上什么要紧官职,竟把你俩吓成这样我的用意也不过就是想让你们保护好皇太子,不想让一些居心叵测之人有机可乘。朝廷上的事,你们自然不必手”
      “皇太子的事,我们做舅舅的,自当竭尽全力”
      阴兴对待朝廷政务,以及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态度,竟是比昔日郭况更加小心谨慎,从不落人把柄口舌,以至于刘秀也时常称赞于他。
      阴识先到京城赴任,没多久阴就带着家眷一并来了雒阳,我在西宫侧殿接见了柳姬以及一群阴家的侄女。这些侄女有好些我才是头一次见,年龄都在十岁以下,身量虽小,却一个个都已尽显美人胚子。柳姬与我寒暄时,指着其中一个腼腆的小女孩说:“皇后可瞧着这孩子有几分眼熟”
      那女孩含羞低垂着头坐在角落,柳姬将她拖了出来,推到我面前,托着她的下巴使她的脸蛋一览无遗的呈现在我眼前。
      瓜子脸,双眼皮,剑眉英气勃勃,鼻梁高挺,双靥绯红,唇形饱满,棱角分明。说实话,她并不是众多女孩子里头长得最出色的,但她的长相却令我心中怦然一动。
      “这是谁”
      “是二弟媵妾琥珀生的女,闺名素荷,今年九岁”
      “素荷”我忍不住笑了起来,“是记得有这么个孩子,没想到长这么了”
      我伸出手将她再拉近些,素荷有些害羞,却也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乌溜溜的不时偷偷用余光打量我。
      “你瞧瞧这孩子的眉眼,长得别提多好了,你看看她的嘴,那模样,那神情我一见着她呀,就觉着她和”
      我微微一笑,漫不经心的接口:“是啊,真不愧是我们阴家的女子”
      柳姬清了清嗓子,笑容里添了几分暧昧:“皇后娘娘的几位王也生得甚好,眉清目秀的,特别是皇太子”
      我不着痕迹的了句:“哥身体可还好前日我见他嗓子有些哑,今天可好些了若是吃药不见好,我让太医令丞去府里瞧瞧”
      柳姬兴致勃勃的劲头被我硬生生的打断,脸上一阵泛红,急忙窘迫的摇头:“不不要紧,有劳皇后娘娘挂心,夫君他已经无碍了。”
      “毕竟上了些岁数,比不得年少时了,平时也该多注意休养,当然,这还得靠嫂子时时提醒你们一家子人才搬来京城,车马劳顿的,家里一定有许多事情等着嫂子主持内务,我也就不耽搁你了。我们家的女孩,即使不沾国戚这层亲,走出去也必然是人见人夸,断没有输给别人的。”
      柳姬欲言又止,最后只能讪讪的领着侄女们拜别。我让小黄门送她们出去,等她们出了殿门,纱南才从隔间后走出来。
      “其实夫人说的话在理,皇后娘娘为什么不考虑亲上加亲呢”
      我不说话,只是看着她微笑,须臾,她被我怪异的目光盯得别开眼,很不舒服似的耸了耸肩。
      “亲亲之义有利有弊。”我不愿多做解释,于是将话题扯开,“方才听柳姬提及,进宫时在宫门口见着湖阳公主的油画軿车了,怎么过了这么久,也没见她上我这来叙叙话”
      “奴婢让人去打听一下,怕是去了陛下那里。”
      “最近风闻湖阳公主的家丞,在京城里仗势欺人,闹得怨声载道,有官吏夫人进宫将话带到我这里。你也是知道的,她是皇帝亲姐,陛下对待家人素来重情,他姐妹兄弟如今只剩下一姊一妹,更加怜惜百倍。去年妹婿又没了,他对李家以及宁平公主的赏赐你不是没看见,湖阳公主早年丧夫,寡居至今,她即使骄纵,皇帝也不会忍心太过责难于她皇帝家的事,说小是家事,说了也是国事,

太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