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剂渗入湿地,芦苇的根系已出现变异,叶片上的绒毛能吸附毒砂结晶,形成可随风扩散的“生物载体”。
“还记得李华笔记本里的‘港口改造优先级吗?”林涛调出卫星地图,华北盐矿的地下隧道与渤海湾码头的输油管道相连,“他们想通过地下水层把毒剂输送到港口,再伪装成工业废水排入海洋,等结晶随洋流扩散,就会形成覆盖整个华北沿海的‘毒砂网络。”他放大码头监控,发现三艘货轮正在装载标有“工业盐”的集装箱,目的地正是“深蓝化工”在东南亚的子公司。
傍晚,专案组在码头仓库截获一批伪装成化肥的毒砂结晶。开箱瞬间,所有人的防毒面具都发出警报——结晶在潮湿环境中释放出的气体,比西北矿区的版本毒性强三倍。秦明注意到包装箱角落的批号“0012025”,与盐矿培养舱的编号、当前年份完全对应,“这是量产的第一批成品,用人体实验体的编号作为质量认证。”
深夜突审“绿洲盐化”的保安队长,对方咬破暗藏的毒胶囊前,断断续续吐出几个词:“灯塔……001号在灯塔……他们要让所有人尝尝当年的滋味……”林涛立刻定位到海岸线的废弃灯塔,热成像显示塔顶有两个热源,其中一个正以不规则频率移动——像是被束缚的人体。
破窗而入的瞬间,秦明被眼前的场景钉在原地:铁架上绑着个少年,颈间的银色项圈深深嵌入皮肉,编号“001”在应急灯下发着冷光。少年的左臂布满新旧不一的针孔,最新的针孔旁贴着标签:“毒砂2.0人体适配测试第47次”。他抬头时,右眼已失明,眼窝处结着盐晶痂,而左眼瞳孔里,竟浮动着细小的冰蓝色结晶——那是毒剂与人体细胞融合的迹象。
“柱子?”陈老汉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少年浑身一震,喉间发出含混的呜咽。秦明突然注意到少年右手虎口的老茧,与埃里克斯·霍夫曼尸检报告中的特征一致——这双曾试图反抗的手,如今正被用来操作灯塔的信号灯,而闪烁的摩尔斯电码,翻译过来是:“下一个港口,青岛,4月20日。”
撤离灯塔时,海平面突然传来货轮的汽笛声。林涛截获的加密信息显示,“深蓝化工”的货轮“午夜潮汐”号已驶入渤海湾,货舱温度设定为19℃——与“幽灵岛”蒸馏塔的关键参数相同。更致命的是,货轮航线正对着青岛港的地下水补给区,一旦毒剂泄漏,整个胶州湾的生态系统将面临毁灭性打击。
凌晨三点,秦明在少年的项圈内侧发现刻字:“陈建国,2010.5.12”。这个名字让他想起西北矿区的死者王建国,编号012——原来“001”才是最早的活体实验体,而所有编号,都是按被绑架的顺序排列。少年的病历本里掉出张照片,是他和母亲在陈家村的合影,背面写着:“妈妈说,海的那边有没有污染的地方。”
手机震动,又是那条来自“幽灵岛”海域的匿名短信,这次附带了段视频:漆黑的实验室里,戴防毒面具的人正在给一排培养舱注入毒砂2.0,舱内浸泡的,是从各地收集的“抗药性实验体”,其中一个舱体标签上写着“王楚(编号013)”——正是在“幽灵岛”爆炸中“失踪”的张成的女儿。
货轮的灯光在海平线闪烁,像极了十年前陈家村夜晚的火光。秦明握着少年颤抖的手,发现他掌心纹着极小的齿轮图案——那是被植入的芯片,也是“深蓝化工”实验体的标记。远处传来直升机的轰鸣,专案组的缉私艇已逼近“午夜潮汐”号,而此刻的华北盐矿,地下水层的毒砂结晶正随着春潮,向海洋深处缓慢扩散。
第88章 盐井血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