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惊呼,“当年北极带回的种子,其抗逆基因能分解齿轮结构!”
秦明趁机将密钥刺入建筑核心,绒毛状结构如根系般生长,所到之处,荧光生物膜成片剥落,露出下面刻满甲骨文的石壁——那是“新世纪方舟”初代实验室的奠基铭文,每个字符都对应着人类基因中天然存在的抗毒片段。“父亲早就知道,”秦明抚摸着石壁,“他用甲骨文记录下人类与缺陷共生的密码,这些字符,正是‘母性代码的最初形态。”
半透明人影的齿轮核心开始崩解,他惊恐地看着茧袋中的胚胎逐渐恢复人类形态:“不可能……我们用二十年让基因机械化,你们却用一朵蒲公英就摧毁了一切?”秦明摘下潜水镜,任由基因溶液涌入面罩:“因为生命从来不是齿轮,而是会生长、会适应的蒲公英。你们总想闭合缺口,却不知道,缺口才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建筑突然剧烈震动,生物膜退潮般缩回深海,露出石壁最深处的浮雕——秦文远与母亲并肩而立,手中捧着的,正是装有蒲公英种子的安瓿瓶。少年不知何时挣脱束缚,将手掌贴在浮雕上,齿轮纹身的缺口竟与浮雕中安瓿瓶的裂痕完全吻合。
“密钥不是基因,是选择。”少年的声音恢复清澈,荧光蓝从瞳孔中褪去,“就像陈爷爷说的,井台的‘共生二字,不是让我们消灭毒砂,而是学会和它共存。”他转身望向逐渐崩塌的方舟Ⅱ号,茧袋中的胚胎开始啼哭,那是人类婴儿独有的、带着缺陷却充满希望的哭声。
返程的潜水舱里,秦明看着密钥上新生的绒毛,突然发现每根绒毛的顶端,都闪烁着与北极极光相同的微光。卫星传来消息:全球深海的生物膜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从海岸线蔓延开的蒲公英状荧光——那是抗毒基因与自然基因融合的新形态。
深夜的法医中心,弟弟正在给新培育的蒲公英浇水,花盆标签上写着“001号共生体”。秦明推门进来,将从海底带回的甲骨文拓片递给他:“父亲留下的密码,其实藏在每个普通人的基因里。”弟弟摸着拓片上的缺口字符,突然笑道:“就像齿轮需要缺口才能转动,人类需要缺陷才能成长。”
解剖室的窗外,第一株蒲公英的绒毛乘着海风起飞,穿过城市的灯火,向着太平洋的方向飘去。秦明知道,方舟Ⅱ号的崩塌只是基因战争的一次小胜利,深海里的齿轮或许会再次转动,但只要人类愿意守护缺口的微光,那么,每个带着缺陷的生命,都能在基因的暗流中,成为自己的诺亚方舟。
第95章 缺口密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