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室的消毒灯在凌晨三点发出兹兹轻响,秦明盯着培养皿中自己的血液样本,红细胞正围绕着混凝土颗粒形成齿轮状排列。林当的手突然覆上他冰凉的手背,腕间的齿轮锁疤痕还未结痂:“海事局在深海热泉区发现新的沉箱构造,用的是你体内同款的纳米混凝土。”
他抬头,看见搭档眼底的血丝。自从灯塔之战后,林当便开始偷偷监测他的生理指标,而此刻,解剖台上躺着的新死者,后颈竟长着与他血液中相同的齿轮状结晶。“死者是海洋工程学家,”林涛的声音从门口传来,警服上沾着荧光藻,“他的工作日志里,反复出现‘秦明细胞‘共振核心这样的词。”
手术刀划开死者胸腔的瞬间,秦明的呼吸顿住——心脏表面覆盖着半透明的生物齿轮,每道齿纹都对应着他体内混凝土颗粒的排列频率。林当用镊子夹起齿轮边缘的纤维,在紫外线灯下显形为DNA双螺旋:“这是周明山基因实验的终极形态,用秦明的细胞当粘合剂,将沉箱混凝土与人体融合。”
凌晨五点的基因实验室,测序仪的荧光屏跳动着诡异的图谱。秦明看着自己的基因链上,一段原本沉默的片段突然激活,编码序列正是沉箱混凝土的化学成分。“他们在我接触海底舱室时植入了纳米机器人,”他摸着后颈未愈的擦伤,“这些齿轮状的机械生物,正在把我变成活的共振装置。”
林当突然指向显微镜:“看,纳米机器人在吞噬白细胞时,会留下潮汐状的蚀刻痕迹——和新死者心脏的生物齿轮完全一致。凶手不是要杀我,而是要让我成为沉箱案的移动坐标。”她调出滨海市地图,所有与沉箱相关的案件现场,正以秦明的实时定位为中心,形成新的齿轮图案。
上午的庭审直播中,周明山的轮椅被推上证人席,胸前的监测器显示着异常的脑电波。当法官问及基因实验的目的,老人突然盯着镜头笑了:“沉箱会说话,而秦明法医,是最好的传声筒。”他的瞳孔里,倒映着解剖室实时画面中秦明的血液样本——齿轮状的红细胞,正在培养皿里缓缓转动。
陈立的母亲在这时闯入解剖室,布满老茧的手塞给秦明个檀木盒:“这是他潜水时总带着的,说里面装着沉箱的‘种子。”打开盒盖,三十七颗珍珠般的物体滚出,每颗表面都刻着微型齿轮,正是沉箱受害者的DNA结晶。当珍珠触碰到秦明的血液,突然发出荧光,在地面投射出海底舱室的立体地图。
“种子需要共振核心才能发芽。”林当看着珍珠与血液的反应,突然想起周明山的实验日志,“他们想让秦明的身体成为沉箱的土壤,让三十七具骸骨在他的基因里重生。”她抓住秦明的手腕,发现他的脉搏频率竟与远处港口起重机的转动节奏同步。
下午的滨海湾码头,机械故障的警报此起彼伏。秦明站在防波堤上,看着自己的影子在地面投出齿轮形状,而三十七艘货轮的锚链,正以他为中心围成圆圈。林当的呼喊从对讲机传来:“所有船只的导航系统被篡改,目标都是你体内的混凝土颗粒!”
“原来如此。”秦明望着海面,终于明白凶手的终极计划——利用他体内的纳米机器人,将整个滨海湾的机械
第112章 齿轮血脉中的沉淀反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