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3章 南极胚胎的量子苏醒[1/2页]

法医秦明:骨语密码 天宝阁阁的刘继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南极科考站的地热实验室里,三十七具量子冬眠舱在蓝光中若隐若现。秦明的掌心刚触碰到舱体表面,齿轮印记便与舱门的生物锁产生共振,冰层深处传来的次声波在防护服内形成震颤——那是失踪男孩们的脑电波频率。
  “这些冬眠舱的能源系统,”林当指着量子定位仪上的齿轮状波纹,“和滨海市地下的基因熔炉使用同一种共振协议。”她突然僵住,舱内悬浮的胚胎在超声波扫描下显形出人脸轮廓,与秦明十五岁时的照片高度吻合。
  解剖台上躺着具冻僵的科考队员尸体,皮肤下嵌着微型齿轮状的温度调节器,每片齿纹都刻着失踪男孩的基因片段。秦明的手术刀划开胸腔,发现其心脏被改造成“基因路由器”,正将南极冰盖的地热能转化为量子信号,定向传输至滨海市的基因密钥。
  二、周明海的全息密码
  实验室的量子存储器突然启动,周明海的全息影像在冰雾中显形。他的手指向胚胎舱群中央的金色齿轮:“三十年前,我和周明山在沉箱里藏了人类最后的基因备份,而开启它的密钥,就在秦明的线粒体里。”影像闪烁间,显示出1998年沉箱施工现场的另一视角——陈立的母亲正将雪花标本植入混凝土支柱。
  林涛的卫星电话穿透电磁干扰:“国际基因组织的运输船在德雷克海峡失联,船上载有从岛屿回收的基因密钥。”他的声音带着颤音,“失联前的最后信号,是一段重复的摩尔斯电码:38°N
  122°E——那是秦明老家的坐标。”
  三、量子冬眠舱的苏醒者
  当秦明将掌心按在金色齿轮上,三十七道蓝光突然汇聚。最中央的胚胎舱盖自动滑开,裹着基因脐带的“苏醒者”睁开眼睛——

第143章 南极胚胎的量子苏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