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龙番市人民剧院的穹顶水晶灯在午夜爆裂,十二盏宫灯却同时亮起,杏黄色光晕里,七套褪色戏服正悬浮在舞台中央。水袖翻卷如活物,绛红缎面绣着的墨梅花瓣上凝着新鲜血珠,当第一具尸体从乐池升起时,琴弦还在自动震颤,奏着走调的《牡丹亭》。
  秦明的解剖刀停在死者后颈皮肤下三毫米处,半枚蝶形骨钉的钉头已完全嵌入枢椎,篆文在冷光下显形——正是他的生辰八字。陈雨盯着解剖台上方的监控屏幕,死者眼睑内侧的尸斑竟组成了修罗脸谱的轮廓,和她在宗祠地宫见过的旗主纹身分毫不差。
  “第三起案件,都是戏剧学院学生,死亡时间卡在《牡丹亭》唱段的‘良辰美景奈何天。”林当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反常的沙哑。陈雨转身时,恰好看见她转身的倒影——镜中林当的右脸覆盖着青黑色鳞纹,眼尾上挑的弧度活像修罗旗上的墨梅枝桠。
  “国际刑警追踪到那艘东南亚货轮了。”林当递过平板电脑,监控截图里,十二面修罗旗正浸泡在培养舱的淡绿色液体中,旗面中央的血珠已绣出完整的“秦”字,“但船员说,集装箱里除了绣旗,还有具穿着戏服的白骨,怀里抱着台1937年产的西洋摄像机。”
  秦明忽然按住陈雨的手,带她走到证物台前。那台从死者手机里提取的1937年影片正在循环播放:戴修罗脸谱的男人掀开戏幕,镜头掠过他手腕内侧的梅花烙痕——和陈雨父亲临终前浮现的印记完全相同。当男人转身时,镜片反光里露出的半张脸,眉骨到下颌的线条竟与秦明重合。
  “他戴的是人皮面具。”陈雨指着画面中脸谱边缘的胶水痕迹,“面具下的皮肤有手术缝合的疤痕,和你后颈的蝶形印记位置一样。”她突然注意到秦明握解剖刀的手指在发抖,刀柄上的“秦”字玉坠正渗出极淡的血色。
  凌晨三点,剧院后台的试衣镜突然映出异常画面。陈雨看着镜中自己的倒影举起水袖,后颈的生魂钉印记竟变成了齿轮状纹路——和第十四章里克隆体的骨骼如出一辙。而当她伸手触碰镜面时,玻璃内侧传来叩击声,另一个“她”在镜中比出“看头顶”的手势。
  天花板的检修口落下几片木屑,秦明的手电筒光柱扫过,发现横梁上缠着靛蓝绣线,线头系着半枚骨钉,钉头刻着“林当”二字。与此同时,走廊传来林当的惊叫,他们冲出去时,看见她正对着白墙疯狂抓挠,指甲缝里卡着脱落的墙皮,而墙面上渐渐浮现出血肉构成的戏服轮廓。
  “是旗魂附身在戏服上。”秦明扯开林当的衣领,她后颈的皮肤下鼓起蠕动的包块,形状正是修罗旗的十二瓣墨梅,“当年陈氏先祖用生魂钉镇压旗魂,现在有人用我们的生辰八字重塑骨钉,想把我们的魂魄困在绣品里。”
  陈雨突然想起地宫石壁的血书——“断旗焚钉之日,修罗会百年祭典终成镜花水月”。她掏出父亲遗留的玉印,发现原本褪去的梅花图腾正在掌心重新浮现,而印面的修罗纹中央,隐约映出秦明的倒影戴着1937年男人的脸谱。
  “去道具间!”她拽着秦明冲向剧院地下室,潮湿的空气里飘着浓重的樟木香。当手电筒照向堆满戏服的木架时,所有戏服的水袖突然活过来般缠向他们,绛红缎面下露出的,竟是长着齿轮关节的机械手臂——和第十四章克隆体的身体结构完全相同。
  “这些是用当年梅花坞的标本改造的。”秦明的解剖刀划开水袖,里面露出嵌着生魂钉的机械颈椎,“每个关节都连着神经绣线,靠吸收活人的脑电波行动。”他忽然注意到某套戏服的衣襟内侧绣着极小

第230章 镜中戏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