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番市入秋的第一场雨裹着寒意袭来,林当撑着伞走过“棱心公益医院”外的樱花树,满地残瓣被雨水浸成暗红。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匿名号码发来的卫星定位,地图上的红点标记着城市边缘的废弃天文台,附带的文字只有冰冷的四个字:“棱光再现”。
推开锈迹斑斑的天文台铁门,潮湿的空气里漂浮着熟悉的苦杏仁味。螺旋楼梯上散落着银色粉末,在手电筒的光束下折射出诡异的七彩色泽。顶层的观测室中,十二台老式胶片机围成圆圈,每台机器都在循环播放同一段画面——1998年附子基地的某个深夜,林建华在实验室角落偷偷组装着神秘仪器,画面边缘闪过戴着兜帽的人影。
“这些胶卷是从陆远山家的暗格里找到的。”秦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中的检测笔发出尖锐的警报,“银色粉末是新型纳米晶棱的催化剂,接触到活体组织会瞬间……”话未说完,观测室的穹顶突然裂开,无数银色丝线如雨点般坠落,在地面编织成巨大的晶棱矩阵。
警局的指挥中心警铃大作,全市十五家医院同时报告血库异常:储存的血浆袋表面浮现出晶棱纹路,检测显示血液中混入了未知的纳米级毒素。林涛调出交通监控,发现案发前均有辆插着晶棱造型车标的冷链运输车出入医院,但车牌在不同时段属于不同车辆,如同鬼魅般穿梭在城市中。
“他们在改写血液的毒理属性。”林当放大监控截图,冷链车后视镜上的挂件与克隆体吊坠的纹路如出一辙,“还记得院长最后说的话吗?用毒理掌控生命……这些晶棱毒素一旦扩散,整个城市的医疗系统将彻底崩溃。”她突然想起观测室胶片机的画面,“林建华当年组装的仪器,或许就是对抗这种毒素的关键。”
深夜潜入市立医院旧档案库,林当在积灰的保险柜里翻出父亲的工作日记。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张草图,正是天文台观测室里的晶棱矩阵,旁边用红笔批注:“第十三道棱光的载体,需以人心为引。”而在日记本的最后一页,画着个与棱心公益医院外形相同的建筑轮廓,下方写着:“当善意汇聚,方能照亮深渊。”
天文台方向
第243章 棱影惊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