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43、乱石滩百户所一[2/2页]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能节外生枝。
  “这几位就是咱们乱石滩百户所的军官了。”
  和十几位军官互相见过礼后,胡百户开始介绍百户所的情况。
  人员编制上:
  两个总旗,十个小旗,还有文书一人,钱粮一人,军器一人,郎中一人。还有两个亲兵,一个马夫。士卒四十三人。
  明代百户所的完整编制是一百二十人,其中士卒一百人整。
  编制上:
  一个百户下辖两个总旗。
  总旗下辖五个小旗,每个小旗十个兵,加上军官六人,一共五十六人。
  也就是说,每个百户,实际战斗官兵112人。
  剩下的八个人,百户一人,亲兵两人,郎中一人、马夫一人,军器一人,钱粮一人。传令文书一人。
  装备情况:
  本所目前有腰刀三十口,包铁盾牌七块,木盾牌三十块,神枪六十支。骑弓十五把,大步弓二十把,弓弦两百条。箭矢一万支。
  其他的杨凡都知道是什么东西,对这个神枪有些迷惑。
  胡百户当即拿来一支神枪,现场展示,杨凡一看也就明白了。
  这也就是一种冷热兵器结合的武器。
  在木长杆上顶头安装一支铁管。这根铁管底部侧面钻孔,用来装引线,可以装填火药发射弹丸。
  就是一根简易火铳。
  另配一个长矛枪头,枪头尾部可以安装进枪管。
  组合起来就是长矛,拆掉矛头就是火铳。
  轮起来可当铁锏铁鞭一类的重兵器打砸穿重型盔甲的敌人。
  战斗时,士兵先排成一队,用腋窝夹着木杆头部,安装火药和弹丸。等敌人冲到二十步(大概三十米)以外时,先放火铳。
  然后迅速安装枪头,当长矛使用。
  明朝初期,太祖下令,每一百户,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火器占10%。
  成化朝时,步队用神枪手十,牌刀手各五,药箭强弩手十,司神枪手八,占32.7%。
  到了万历年间,达到了50%。
  盔甲则军官都有,士卒则只配鸳鸯战袄。
  千户及以上属于高级军官,配山文铠。百户是鱼鳞甲。总旗是扎甲,小旗是内衬牛皮的锁子甲。
  士卒无甲胄,配的鸳鸯战袄,布面战袍里边是牛皮衬层,相当于皮甲,最里面还有一层铁丝编的铁网,但防御效果不怎么好。
  整个百户所,只有百户、传令文书、总旗四人有官配的马匹。其他人可以自己买马。
  郎中是医生,负责给百户的下属军民看病,战时跟随出征。
  传令文书即是传令兵,负责传递军令和公文,同时。
  马夫一人负责百户所内饲养马匹,并管理和保养马具和百户内的骑兵用的兵器铠甲。
  一个钱粮负责管理百户内的财务。百户所要屯田的,每户还要上交屯田籽粒,也就是田租,这些都需要有会计。
  这年头会计肯定是长官心腹,做假账全指望他呢。一般也会带走。
  军器是负责整个百户所的武器装备的,但除了军用仓库外,民用的仓库也归他管理。种子、农具、耕牛什么的也都归他管。因为百户所其实是一个小镇,每个总旗是一个乡,每个小旗就是一个村。
  这个村里有十户以上的农民,他们户口性质是军户,就是说每家要出一个壮丁当兵,家里其他人就是农民。平时种地和其他农民没啥两样。说白了军户就是预备役。
  因为卫所是世袭的,从朱元璋开国到现在两百多年了,编制和地域固定不变。随着人口滋生,一个小旗早不是十户人家了。基本就是一个或大或小的村庄。
  那到底这个百户所有多少人口。杨凡有点晕。

43、乱石滩百户所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