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六章 平山印新主(下)[1/2页]

易鼎 荆柯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到这里,又看了看过来的哥哥姐姐,皱着眉想了想,郑重的补充的说着:“好吧,也养你们几个吧!”,这副模样,顿时引得在场的几人大笑了起来。
      见爹娘和大哥都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几岁大的孩童顿时觉得不自在起来,小脸都微微的红了,立刻扎进一旁母亲的怀里,再说什么都不肯出来。
      大家又是一顿笑,放过了他。
      有了这一段小插曲,屋内气氛就放松了。
      很快就到了午饭的时候。
      张母去了里间做饭,过了一会,就端了一些面馍馍出来,还有着两样野菜,虽菜色看起来十分的清淡,青翠的模样,却也让人有些胃口,又端出来的还有着一大盆面粥,面粥有些稀,却冒着热气,淡淡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说起来,这算是一顿丰盛的饭食,至少可以让人饱饱的吃上一顿。
      张焕看着桌上摆好的饭食,心里却有些难过”知道母亲为了给他补身体,时不时的都会做些馍馍,可家里的情况,却哪里还容得这等奢侈?
      不过到底是母亲的一番心意,以后只能更尽心报答了!
      张家虽村野人家,可门风却还算是严谨。
      张父还未说话,兄弟姐妹几人,谁都不敢先去动碗筷。
      直到张母也落座后,张父说着:“吃吧。”,于是大家开始闷头吃饭。
      饭席上,不能多语,这是一项规矩,不管世家平民,大多有着这习俗。
      当然兄弟几人煮酒谈心的不在此例,那是不在酒饭”而在说话了。
      食过午饭后,张焕帮着母亲收拾了一下,却没有和往常一样挑着木柴去卖,而是带了点家里种的土特产,步行着准备去老师家。
      刚出家门”就正好遇到了王婶。
      “张焕,这是要出去啊?”,王婶看了看他手里提的东西,问着。
      “恩,是,正准备去看望一眼恩师。”张焕笑的说着。
      “听你爹娘提过了没有?就是科举那事?”,王婶很是热心的说着:“婶子一听说这事,回来就去了你家”你是咱们村里少有的识文断字的人!”,“你这次可是打算去科举?有什么难处尽管和婶子说”婶子和村里人都会想想办法!你要是真中了秀才”不仅仅是张家的大喜事,也是整个村子,不,十里八乡大喜事!听说中了秀才”都走了不得的大人物,见了县太爷都不用下跪行礼!白明县里可没有几个秀才”要是你真能中了,可就了不得了!”,张焕说着:六多谢王婶!这件事听家父家母说了,我是想去见一见世面,不过一切都要听长辈的安排才是。”
      “应该的,应该的。”
      二人聊了几句,王婶就有事匆匆离开了。
      张焕提着东西,向着恩师家走去。
      一路不时听到有人议论着这件事,虽普通百姓中没有几人能识字,可这大事,向来都是百姓最爱说的事。
      文曲星下凡,将星转世之类的传说,无论真假,都能在民间传播甚广,就是这道理。
      到了恩师家附近,发现也有一些人正在议论着这件事。
      这事在百姓中造成的轰动着实不小。
      一路走来,张焕心却是七上八下,心里暗暗思索着,不知老师是否会同意他去考试。
      以自己的意思,的确是有些想去试一试,到底是学了八年,有句话说的好,初生牛犊不怕虎,又确实有些才学,就这样耗费了年华在这里,他心里不甘。
      楚王网网平定江南,正是用人时,要是能在这时科举,前途自是不可限量。
      可阅历少,没有出过白明县,对外面局面了解不多,这时只能是听从老师意见了。
      这位老师,今年五十岁,年轻时很是读过些书,可却偏偏怀才不遇,后来大燕又停了科举,没有办法之下,回了山村,在村里办起了私塾,附近十里八乡家里殷实些,都会将孩子送过来识上一些字。
      此人人品不错,教的认真,让附近交口称赞,算的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了。
      先生姓余,家里有着二子,都是本分人,都是识文断字,在着县城里做事,酬劳虽不多,养家不算困难,就偏偏对学问一门兴起不大,也让这位余老井生心里一直都不是很开怀。
      因此,当初这位余先生收下张焕这个徒弟,本就不是图的少的可怜的钱米,就是看这孩子有眼缘,聪明,真心的想将这孩子给教出来。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平山印新主(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