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七十章 天谴(下)[1/2页]

易鼎 荆柯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和普通外来人口不同,这些救死扶伤的医士,在任何地方都是受到欢迎。
      这家医馆的医师姓随,自称是成都府人,因投奔亲戚至此,得蒙亲戚照顾,在金陵城外开了一家医馆,靠此谋生。
      此人医术不错,收费算不上便宜,但也不昂贵,很快让葛家镇的人接纳了。
      此人妻子早亡,只二子,一同在医馆里帮忙,平日里,父子三人很会做人,在葛家镇内,算走出了名的老好人。
      甚至还有不少媒人,过来给他们三人说亲。
      这位丧妻的男子,也不过才四十年纪,看起来保养的不错,又相貌斯文,有些手艺,在镇上还真被一些女子看上了。
      父子三人自一年前迁居至此,就渐渐融入了本地。
      每日天亮便开门做事,深夜方关门休息。
      这一天也不例外,月色照耀下,葛家镇的长街上,冷冷清清的,路上一个人都没有,低风吹过,卷起雪huā飘起,又落下。
      在葛家镇主街的街尾,是这父子三人所开的医馆所在地。
      医馆外间是三间房打通而成,还有两个小间,后面是一套小院,有着几间瓦房,前后被父子三人买了下来。
      医馆前面的招牌上,书写的是随春堂三个大字,是请镇上的读书人写,中规中举。
      此时夜已渐渐深了,医馆的大门早已关闭,上了锁。
      后面的一间房子里还有著烛光闪烁。
      三个男人”一老二青,正围坐在一起。
      房子内有着火锅,烧着炭火,两个儿子不时加着材料。
      屋内香气四溢”同时让冬寒不再。
      三人都穿着略微陈旧的袍子,很干净,用餐时不言不语,举止间有些文雅,只是三人的脸色,却有些凝重。
      好一会食过晚饭,其中一人将碗碟撤了下去。
      三人都品上茶后,年长的男子开口了,只是声音不高,语气还有些凝重。
      “长生,胜德,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儿子认为,这件事不寻常,这样多的僧人集在这里”还有武僧在巡查。”长生的年轻人开口说着。
      “我同意,此事有蹊跷,还是上报为上。”胜德说着。
      三人正是这处医馆父子三人,并且也的确是投亲在这里的人,〖真〗实身份也是医师,不过还兼着十三司里一个小役的身份”平时营生”有消息就上报”一般来说,是半月报告一次,破格联系上面,就必须有相当大的理由。
      近日来的法会”三人听到些风声,知之不详”因此在晓得葛家镇外来了和尚后,只是按照惯例,将这等消息递了上去。
      最近一两日,三人明显感觉到,气氛不对,三人才考虑着,要将这里的事情,再一次递送上去。
      哪怕是他们多心了,小心无大过,最多呵斥几句,总比事后倒霉要强多了。
      年长男子听罢二人所说,点头:“我也这样觉得,虽前日才送了消息回去,但还是再发一鼻,用加急的信鸽!”
      两个儿子一听,都是同意。
      其中一人更是直接说:“父亲英明,这样一来,真出了大事,我们也不会受到责罚,要是能立下些功劳,也算是件好事情。”
      “既是如此,那准备纸墨,书写一封信,由飞鸽传回去吧!”年长男子见二人没有意见,就直接说道。
      二人自是应诺,准备纸墨,又有一个儿子棒出一只信鸽,将所写纸条放入信鸽腿上所绑小管内,将其放飞。
      这信鸽只有一只,必须在重要情报才放回去。
      “父亲,我们明日再去庙宇察看一番?”将信鸽放飞后,长生转头看向父亲,问着。
      “还是上面派人来吧,我们本是良民,只是兼了小役的身份,论手段,又如何能办得了大事?再说,要是冒失打草惊蛇,岂不是无功有过?”年长男子摇摇头说着。
      “父亲说的有理!”两个儿子都是心悦诚服。
      十三司的制度,向来是专业和民间结合。
      每个郡设一个百户,法定编制是105人,负责刺探当地情报,包括官员。
      每个县看重要性,设一个总旗或者小旗,总旗掌30人,1卜旗掌10
      人,普通情报人员,称“番子”外围连正式编制也没有的人员称“1J、
      役”。
      一县里,10人和30人能干什么呢?
      所以有着专门搬迁到镇乡的人家,兼职小役,或

第二百七十章 天谴(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