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章 梅雨淬银针·漕纹藏杀机[2/2页]

千丝诏 强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残页按进染缸,血丝在丹砂中勾出沈家独有的劈丝纹:"表哥可愿赌一把?用顾家剑,绣沈家纹。"
  错金剑锋割破晨光,井底机栝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当第一缕阳光刺穿铜丝网时,顾府地面震颤如万架织机齐鸣,而沈知意腕间红痕浸透的野蚕丝,正死死缠住徽州木箱底渗出的朱砂。
  晨光斜切过顾家染坊的天井,铜丝断裂的脆响惊得知意指尖微颤。
  淬针池里沉淀的丹砂被震成细雾,在青砖上洇出诡异红斑——那断口处分明是人为锉薄的痕迹。
  "且看这榫卯。"
  顾长淮剑锋卡住震颤的机栝,三蓝绣带在绞力下绽开丝缕。
  "嘉靖通宝含锡三成二,这般配比铸钱易脆,用作机件倒是防锈。"
  他靴底碾过碎屑,铜绿里渗着辽东特有的辰星砂。
  沈?知意蹲身抚过断丝,靛色经纬在晨露中褪成惨白:"徽州三十六机坊去年罢市,就因宝庆绣庄压价三成收生丝。"
  她突然扯住半截蚕丝对着日头。
  "野蚕丝该呈竹青色,这掺了琉球海藻染的赝品,遇水必褪。"
  铁链拖曳声贴着墙根游走。
  十余名绣娘腕间银戒泛着靛光,正将《八仙渡海图》残片浸入茜草染缸。
  素绢忽然掀翻铜盆,矾水撞上丹砂腾起青烟,池底竟浮出半枚火漆——正是漕运司上月遗失的盐引封蜡。
  "顾家染坊的矾料,每担掺了二两辽东辰砂。"
  顾长淮剑柄暗格弹开账册,桐油味裹着墨迹漫开。
  "宝庆绣庄三年采买的朱砂,足够染透七省驿道。"
  靛蓝灯笼破空砸向染缸时,知意已扣住三枚银针。
  瓷片间滚出的黄铜机簧刻着工部印记,与井底暗格弩机榫卯密合——正是万历元年改良的连弩制动簧。
  "好一招移花接木。"
  知意抖开《百子千孙图》衬布,金线在琉璃灯下显出水波纹。
  "三桅官船吃水线藏在婴孩襁褓褶皱里,这般载重岂是生丝所能及?"
  西厢房传来织机轰鸣。
  二十架铁木提花机绞轧棉纱,梭芯残留的硫磺碎末沾在知意帕上。
  顾老夫人杖头莲花瓣轻旋,淬毒针尖泛着与倭刀相同的青蓝——那是朝鲜进贡的冻石磨出的毒槽。
  "泉州商帮去年运往月港的生铁,"顾长淮剑光削断铜链。
  "锻成织机可抵三年夏税,熔作刀剑却能装满十艘福船。"
  晨光穿透辽东蚕丝时,知意喉间发紧。
  经纬间的色差在琉璃镜下显成海岸线,松江卫所炮台方位竟藏在并蒂莲纹里。
  "这不是绣样,是海防图!"她指尖划过暗纹,吴淞江入海口被金线加重了三道。
  地底闷响如雷,淬针池突然翻涌。
  断裂的蚕丝被矾水泡得膨起,铜钱机件在漩涡中拼出罗盘形制——磁针直指浏河口的军械库。
  "拦住巡检司!"
  知意撕开裙裾缠住渗血的机关轴。
  "这些织机龙骨是战船肋材改制,接榫方式与云梯铰链同源!"
  犀角杖裂开的瞬间,毒针直射《百子图》中抱鲤童子。
  鱼鳞在撞击下翻起,每片背面錾着的片假名让知意瞳孔骤缩——这正是倭寇劫掠宁波时的密报符号。
  "沈姑娘竟识得双屿港旧物?"
  独眼人撕开衣襟,烧伤的皮肉上刺着佛郎机船图。
  "嘉靖二年那场大火,可烧不尽走私账本。"
  顾长淮的错金剑突然脱鞘,剑柄绣带绞住下坠的倭刀。
  刃口血槽里嵌着的银丝,正是宝庆绣庄特供锁子甲内衬——上月兵部才将此甲配给蓟州边军。
  "好个织机运械,绣样传信的妙计。
  "顾长淮踢翻的提花机底座,精铁齿轮间卡着半枚倭国永乐通宝,"连倭寇的船税都省了。"
  井壁在晨钟里崩塌时,知意攥紧的银针沾满辰砂。
  滔天浪涛中,她看见顾老夫人杖头莲花里的错金顶针——那枚本该随母亲沉棺的沈家祖物,边缘还留着当年倭刀劈砍的豁口。

第1章 梅雨淬银针·漕纹藏杀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