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章 手札复原图·道中自有道[2/2页]

千丝诏 强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知意将银簪别进新栽的桑树枝,树根处埋着三百架提花机的青铜齿轮。
  晨雾中,陆云袖捧着改良过的缫丝车图纸走来:"按你父亲手札复原的,磁石轨道改成了防锈的..."
  "用柞蚕丝混编铜线就好。"知意截断她的话,指尖拂过树苗嫩叶。
  "真正的防火防锈之道,不在器械,而在..."
  江风送来老蚕农新编的《陌上桑》,调子里掺了兵部战船的号角声。
  两人相视一笑,朝霞将她们的身影映在重建的织机上,经线纬线交错成崭新的纹样。
  东南天际雷声隐隐,又快到收蚕的季节了。
  晨雾未散,新栽的桑树苗突然渗出黄褐色黏液。
  知意用银簪挑起一撮,蚕纹胎记突然刺痛,这与父亲临终时咳出的血痰气味完全相同。
  "柘木芯被换了。"
  陆云袖用绣帕裹着截断的树根,断面木纹竟呈现诡异的螺旋状。
  "这是泉州船厂专用的防蛀料,含南海鲸油。"
  江面忽传来竹哨暗号,五艘运丝舶船吃水线却比寻常深三尺。
  知意扣住腰间磁针,青铜齿轮匣发出蜂鸣——三百架提花机的残骸里,分明混入了磁铁矿砂。
  兵部尚书管家亲兵抬着鎏金箱笼登岸,掀开的贡缎下露出半截佛郎机炮校准仪。
  仪盘刻度用苏绣双面技法绣成,针脚走向与陆云袖在严府见过的账房密纹如出一辙。
  "沈姑娘可知'火浣布'?可知严老为何要留着你们一直在这里。"
  兵部尚书管家突然用倭语轻笑,掌心托着的"蚕茧"遇风舒展,竟是揉皱的海防图。
  "当年严阁老用这个裹着火药,炸平了汪直的珊瑚礁哨岗。"
  知意鬓边银簪突然自鸣,磁针直指尚书腰间玉带。
  那镶着东珠的带扣内侧,赫然刻着吉野白日炮台的同款缠枝纹!
  陆云袖的绣花针已抵住尚书后颈,却见他喉结处易容胶翘起半寸。
  “我可是兵部尚书的管家,你们不敢,也不会杀我的”
  江心突然炸起硫磺烟,伪装成蚕农的死士从运丝船跃出。
  他们手中倭刀吞口处嵌着微型提花梭,机簧弹射的竟不是丝线,而是浸过赤眼蚕毒的铸铁蒺藜。
  "小心磁暴!"
  知意甩出浸过蚕沙的丝绦缠住陆云袖手腕。
  青铜齿轮匣应声炸裂,三百枚磁石碎片如暴雨倾泻。
  倭刀吞口的提花梭被磁力牵引,竟在半空织出张铁蒺藜巨网。
  兵部尚书管家的脸皮在磁暴中剥落,露出烧伤的右脸。
  正是三年前火场失踪的刘账房!
  他狞笑着扯开官袍,露出里面的官服。
  "当年霹雳弹炸出的是双响。"
  刘账房将火折子凑近海防图,硝烟中传来熟悉的赤眼蚕腥气。
  "沈姑娘可还记得,令尊改良的缫丝车轴承...为什么要留三道气孔?"
  陆云袖突然将银针插入耳后穴位,鼻腔喷出解毒蚕沙。
  她绣鞋尖弹出的刀片划破尚书官靴,靛青袜筒上赫然染着吉野白日特有的茜草染料——这是倭国忍者假扮明朝官兵的铁证!
  知意腕间蚕纹毒已蔓延至肘部,灼痛反而让她清醒。
  父亲手札里那句"青铜气孔非为散热"闪过脑海,她突然拽断珍珠项链,将磁石珠子射向运丝船桅杆。
  磁珠嵌入桅杆气孔的刹那,船底传来铸铁断裂的脆响。
  五艘运丝船如被抽去脊骨般瘫软,沉入江底的磁铁矿砂形成旋涡,将尚未出鞘的倭刀尽数吸入江底。
  "三道气孔是用来调节磁极的。"
  知意踩着漂浮的贡缎逼近刘账房,手中银簪已拆解成磁针罗盘。
  "当年你们在缫丝车轴承动手脚时,就该想到磁暴会反噬。"
  陆云袖的绣花针突然穿透刘账房耳坠,带出半截金蚕丝。
  丝线另一端系着的,竟是三年前炸毁织造局的那枚翡翠扳指!
  扳指内侧新刻的纹路,分明是兵部虎符的阴文。
  江风骤急,新栽的桑树苗突然集体向东倾倒。
  知意望着被磁暴清空的江面,忽然抓起把混着铁砂的蚕沙:"该去泉州船厂找找'火浣布'了——用赤眼蚕丝裹着火炮,炸起来可比倭刀痛快。",
  陆云袖展开改良后的缫丝车图纸。
  磁石轨道旁新增的铜线网格,在晨光中泛着蛛网般的寒光。

第19章 手札复原图·道中自有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