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县丞接过差役递来的另一只木匣,脸上笑意较方才更甚,朗声道:“不止知府大人,咱们县令大人也准备了一份嘉奖令。”
林耀和乐宝闻言,心里就是一喜,十分爽快的跪下听令。
王县丞打开木匣,从中取出一卷和方才差不多大的帛书,展开读道:“经查验,本县临仙镇河湾村村民林耀、林飒,此二子聪慧颖悟、勤勉坚韧,虽年少,却心怀农桑之事,二人凭超凡巧思与不屈毅力,成功研制出轧花机……
古有少年俊杰勇立潮头,今有稚子林耀、林飒以创造之举,树民众之楷模,其不怕苦累的决心,与一心惠民的诚心,不仅彰显少年之风华,更为本县百姓树立榜样,为农桑器具的更新费尽心力。
为表彰此二子,故,特赐林耀、林飒白银各八十八两、绸缎各八匹,另有珠钗簪环若干,赐予女郎林飒,望二人能再接再厉,回报桑梓、报效朝廷,亦望本县子民以二人为范,勤耕不辍,共筑本县繁茂昌盛之景,阳水县县令:林明德。”
王县丞洋洋洒洒念完,然后伸手把二人扶起。
林耀有了方才的经验,赶紧磕一个头,然后躬身接过嘉奖令。
乐宝瞧着差役又开始从马车上搬东西,乐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珠钗簪环哎,她扭头去找姐姐们,就见姐姐们冲她眨了眨眼,对她竖了个大大的拇指。
乐宝当即决定,等她拿到赏赐,就把钗子和簪子,送给姐姐们作嫁妆。
围观村民们瞧着庭院里的方桌上堆满了布匹、锦盒,尤其那两只红绸作底的托盘上,更是码放着整整齐齐、银光闪闪的银锭子。
众人踮脚伸脖去望向托盘,纷纷掐指细算,这一算,一众人皆纷纷倒抽一口冷气。
老天爷哎,光银锭子就足足有三百七十两银子还多,这么多银子,得几辈子才能花的完啊。
有这么多赏赐加持,梁婆子家里从此后,就是他们整个村家底最殷实的人了吧。
不不,足足三百七十多两现银,只怕林家往后在整个镇上都能排得上号。
任氏瘫坐在地,脸色惨白如纸,她眼睛死死盯着这个她曾经看不上的继子,说不清的懊悔、不甘、和羞恼,几乎要将她吞没。
她使劲深呼吸两口,胸腔里那种快要让她发狂的闷痛才缓解些许。
一样样赏赐从她面前送去院里,她紧紧咬住嘴唇,要是早知道这小崽子能有这般出息,当初说什么,她都不会将他给卖掉……
那可是将近四百两银子,和将近四十匹绸缎啊,光那些绸缎,就不知道能换多少两银子。
可如今,一切都晚了,晚了!
这些本该属于她的东西,如今全都落进了林家人的手中。
不不,这小崽子可以不认自个这个后娘,但他亲爹,他必须得认。
这小崽子要是敢不认亲爹,她就去县衙、去府衙敲鼓告状,让天下人都看看,这不孝亲爹的小畜生,配不配得上知府大人和县令大人的嘉奖……
任氏看着方桌上华贵的绸
第469章 一定要开祠堂,将嘉奖帛书供奉给祖宗们瞧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