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4章 救灾主要功臣,苏白[1/2页]

让你当汽修工,你造战斗机? 战斗机一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救灾完成的太快了。
      这让一些人有些好奇,这么快完成的原因是什么。
      “救灾能够这么快的完成,救援队的功劳肯定功不可没,估计这次是他们组织的比较好,各项进程进展飞快,所以才能如此迅速的完成救灾吧!”
      “那救援队厉害啊,原本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六个小时就完成了,这种工作效率实在恐怖,无论如何,为救援队员点赞。”
      “北河市的救援队都这么厉害吗,羡慕羡慕,为救援队点赞!”
      “为救援队点赞,你们是最棒的,挽救了很多生命!”
      “......”
      网友纷纷为救援的队伍表示赞美,觉得救灾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完成,与救援队绝对脱不开关系。
      应该是工作组织的很好,各个部门完美配合,才能这么快的清理完废墟,并救出被困在里面的伤者。
      虽然大多数人,都抱有这种想法。
      但一些对于救灾工作有所了解,甚至有过经验的人,却摇了摇头,并不认可这种看法。
      这种级别的大楼坍塌,十几个小时能够完成救援,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其中,要处理的问题很多,钢筋水泥会让挖掘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并且需要时刻注意废墟下的伤员,必要时还要为对方提供援助,一系列工作下来,怎么可能如此迅速的完成?
      更何况,这次在短短六个小时,便已经完成。
      这个时间,在以往救灾的时候,救灾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进入对伤者救援的阶段才对,后续还要不断清理废墟才行。
      可现在,却已经完成了工作?
      这对了解救灾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数字。
      但事实已经发生。
      即便他们再不相信,也只能接受这一事实。
      可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较相信自己的判断。
      除非,救灾现场中,出现了他们未曾了解过的东西,在他们的认知之外,所以才能让他们的判断出现错误。
      可如果有的话,会是什么?
      很多人心中好奇,但不得其解,实在有些想不通。
      而就在这时。
      有救灾现场的人,清闲下来时,发现了网络上的风波,随即哑然失笑。
      网友们不清楚这里的情况,但他作为参与救灾的人员,自然清楚救灾之所以如此迅速的完成,与苏白那辆挖掘机的存在,有着很大的关联!
      可以说,没有那台黑色的挖掘机,他们的工作将如同以往那般,无比艰难,更不可能在六个小时便完成救灾!
      所以,他想了想,便将现场的情况简单说明,并配上一些黑色挖掘机的照片,传输到了网络上。
      很快。
      这些信息便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无数人纷纷投来目光,关注这个话题。
      【我是救灾现场的一名救援人员,刚刚注意到了网络上的讨论,很多人好奇救灾为什么这么快的完成,我便来回应下。】
      【这次救灾,原本我们预计的时

第114章 救灾主要功臣,苏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