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洋坐在办公室里,抬眼看了看日历,星期五了。
明天是老妈离开的三七了,第三个七天了。
已经有二十天没跟老妈说过话了,以后的无数日子也没法跟老妈对话了。
徐洋心中空落落的难受。
“徐洋。”
徐洋抬头一看,是大老板,赶紧起身,“哦,薛总。”
“上海那边的客人到了,中午咱们一起吃个饭。”
“好。”
“还有,明天,你还得陪他们一天,技术上的事得你跟他们谈谈。”
“行,没问题。”
“行,那收拾收拾咱们就走吧,我去叫他们。”
大老板转身出去了,徐洋本想周末回家给老妈上坟的,不过公务缠身,没办法。
徐洋掏出手机拨号。
“喂,徐海。明天是妈的三七,我这边走不开,你跟老三去给妈上坟吧,别忘了晚上给妈烧纸,替我跟老妈请个假。”
“知道了。”徐海边看老爸在电脑上下象棋边说:“你有事就忙你的吧,这边有我呢。”
徐洋问:“爸这几天怎么样?”
徐海看了看专心下棋的老爸,道:“爸挺好的。”
“那就好,密切观察老爸,可不能让他再有什么事儿了。”
“知道了,你放心吧。”
“还没吃饭吗?”
“已经做好了,正准备要吃呢,爸这儿棋局还没完呢。”徐海说完呵呵一笑。
徐洋一听老爸下棋呢,说明老爸生活还很规律,心情应该也算稳定,也就放心下来。
“行,那你帮我跟爸说一声,我这周回不去了。”
“嗯,知道了。”
徐海挂了电话。
老徐在旁边问:“你哥啊?”
“嗯,他这星期回不来,公司那边有事,实在走不开。”
老徐头也没回,眼睛一直盯着电脑屏幕,“以后他回来的机会肯定越来越少了,工作也忙,孩子学习也紧。”
“是啊,一家人都很忙,不过有空儿的时候他肯定会回来的。”
老徐听了点点头。
“明天又该去坟上了吧?”老徐记性不大好了,可给老伴上坟这事他记得清清楚楚。
“对,明天三七了。”
“记得把东西都准备好。”
“爸放心吧,吃完饭我就准备。”
“老三去吗?”
“去,我们俩都去。”
“行,都去吧,去看看你妈。”
老徐说得很平静。
“嗯。”徐海没再说什么,他很想说已经好些天没跟老妈说过话了,可又怕说出来老爸心里难过,把话咽了咽,止住了。
徐海眼睛有点儿红了,还好老爸没回头看他。
老徐结束了一局棋,摘下眼睛,慢慢道:“再麻烦也就这几回了,过了七七,再过了百天,以后清明过年去看看你妈就行了,你们也都挺忙的。”
徐海心里沉甸甸的。老爸这是在替孩子们着想,怕耽误他们上班,其实老爸想多了,他们愿意去看老妈,虽然老妈听不见也看不见了,他们也愿意去跟老妈念叨上几句。
以前,老爸在电脑上下棋,老妈在阳台那边看报,俩人有说有笑。
现在老爸一个人下棋,虽然也乐也笑,可只有自己乐自己笑,没人回应了。
徐海仔细观察过,老爸下棋下到开心得笑起来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扭头朝阳台那边看看,正想张口说话的时候,这才发现阳台的椅子上空荡荡的,老爸会久久地盯着那把椅子,过好一会儿才转过头来继续未完的棋局。
“饭还没好,爸再下一盘吧。”徐海道。
“好,我也正再想下一盘。”
老徐重新戴上眼镜,继续新的棋局。
徐海清楚,这种心中无限孤寂的日子还会持续很久,老爸需要很长时间去适应。
不只老爸,整个家庭都需要很长时间去适应失去老妈的生活。
一个人结束了,就代表着一个时代结束了。伟大的人如此,普通人也如此。
“夫妻”包含了两个人,“夫”是相对“妻”而言,“妻”也相对“夫”而言,若失去了其中一个,“夫”便成了鳏夫,“妻”则成了寡妇。
在一个家庭里,“妈”的意义就是家的意义,有妈在和没妈在,意义完全不同,有妈在的时候大家是一家人,没了妈,一家人就成了几家人,成了亲戚。
徐海将饭菜摆上桌。“爸,饭好了,下完棋就吃饭吧。”
“哦,好好,吃饭。”
爷俩面对面坐在饭桌前。
徐海说:“我今天没开车,跟爸喝一杯吧。”
儿子难得主动开口请酒,老徐喜出望外,“好啊,喝白的还是红的?”
“喝点儿白的?”
第十九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