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老路今天的心情,就是在等待自己新娘子,虽然没有任何表面仪式,但心中十分激动。
老路还记得年轻时迎娶自己老伴时的心情,跟今天一样,激动无比。
对于老路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年轻时候的婚姻无所谓自由恋爱,都是媒妁之言,父母同意就结了婚,爱情这东西都是结婚以后才开始培养的。
人们现在找老伴儿,也都是先生活在一起以后,再慢慢适应对方,接受在先磨合在后,磨合得不好或许很快就会毁掉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好印象。
老路也曾经担心过,本来觉得张夷这人还不错,但万一生活在一起不合适就麻烦了,所以老路心里一直期盼着“试婚”能成功。
雨势持续了一个多钟头才渐小,天空泛出一丝太阳的光亮。
路璐抬眼望望窗外的天空,“这阵雨快过去了。”
“那咱们出发吧?”张夷媳妇问。
“还下呢,再等一等。”张夷说。
“没事,我们有车,出发吧,没问题。”路璐说。
一共两个包,三个人很快装车完毕。
“张姨,上车吧。”路璐说。
张夷在楼底下依依不舍地盯着自己家窗户看,“这就走了?”
“嗯,走吧。开始新的生活了。”张夷儿媳妇劝道:“妈,果断。”
张夷笑笑,钻进了车里。
从车窗向外望,家越来越远。
走了,这就离开家了,生活从此就要进入到下一个时代了。
张夷昨晚手捧着自己老伴的遗像念叨了半宿,然后才把照片收进了抽屉里,总不能把照片也带过去,心里记着也就是了。
老路站在楼上的窗口前,看汽车开过来,微微一笑,下楼。
看见张夷,老路笑得灿烂极了,十二分的热情,道:“来了?”
张夷只微微一笑,说:“来了。”
这“来了”两个字就意味着两个人从此要一起生活了。尤其是张夷的这句“来了”,跟年轻人求婚时女方说出的“我愿意”三个字异曲同工。
雨停了,太阳从云层后面慢慢移出来,阳光刺向天地,光芒的到来宣布了骤雨的结束。
大家的笑容在阳光下更加绚烂。
一行人把行李送上楼。
行李放在地板上的那一瞬间,老路知道从此后他有伴了。
路璐的汽车从米老太家窗前慢慢驶过时,车轮压过地面上的积水发出“哗啦”声响,伫立于窗前的米老太笑了,自言自语道:“来了。”
路璐和张夷的儿媳妇帮张夷搬完家,老路就打发她们走了。她们二人也是很识趣,路璐开了老爸几句玩笑,她们就离开了。
张夷局促地站在行李前。
老路道:“柜子什么的我都帮你腾出来了。”
“哦。”张夷木木道。
老路拉着张夷的行李就往大卧室去。
张夷从他手里把行李抢过来,“哎,我还是……”张夷指了指书房,“我还是住那屋吧。”
老路脸上僵了僵,道:“为什么睡那屋?那是书房。”
“我知道。我觉得,我们……”张夷一时说不出口了。
“你都搬过来了,还不住在主卧?”老路说。
“问题是,你也住在主卧嘛。”张夷吞吐道。
“对呀,咱们都住在主卧啊。”老路坦然得很。
张夷脸红了,“我还是先住书房吧。”
先住书房?老路知道她害臊了,先在书房适应两天?
老路说:“何必这么麻烦呢?这还得循序渐进?你跟我住主卧,我们说话多方便,住书房隔那么远,说话听得见吗?”
“我先住这边。”张夷坚持道。
老路笑了,“随你。”
新老伴找来了,还得先住书房?老路心里暗笑,可见张夷是个极传统的女性,其实都这岁数了,还有什么害臊的。不过随她吧,给她时间适应。又想了想,自己太着急了?老路想着想着自己也不好意思地乐了。
这里没有秘密,张夷搬过来的消息迅雷般传遍整个小区。
张夷住进了老路家,一开始还真是不习惯,别说不习惯他人的眼光了,自己心里也适应了几天呢。
老路很高兴,家里多了个人,自己多了个伴儿,这家必须得有人气才算是家,张夷住进来以后老路觉得家里增添了许多生气。
侦缉队对此爆炸性事件的八卦仅仅持续了三天。
头一天这帮老姐姐看见张夷从老路家走出来,简直如一万只鸭子,唧唧嘎嘎就开始了。
“哟,这是从哪儿出来啊?”
“脸都红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怎么这么快啊?”
“简直就是神速。”
“这就住一起了?”
“还是两个人一起睡觉好,是吧?”
“哈哈哈。”
这帮女人把张夷弄得满面通红,汗都下来了。
“行了行了,看看你们。”还是米老太发话了,“别笑了,别闹了,这是好事,多好的事啊。”
米老太这么一说,张夷就没那么紧张了,其实张夷知道她们也不是嘲笑自己,只是开玩笑而己,这伙人她了解,一天到晚没正经。
“是是,我们都为你高兴,真的。”
“真的,你住过来太好了。”
“好啊。”
“谢谢老姐妹们了。”张夷说,汗好像收了点儿,刚才被她们弄得后脖子一直流汗。
“张夷,真心恭喜你。”李姐站起来,俩手紧紧握住张夷的手说。
张夷笑笑。
“不过,你跟老路不够意思吧?”李姐又开口道。
张夷看着这位说话的老姐,“怎么了?”
“连喜糖都没给我们买啊?”
“哦,这……”张夷倒真没想到这事,她也不清楚,这得按办喜事的套路来
第六十五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