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076 秋后算账[1/2页]

逐鹿1900 仙人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076秋后算账
      年届八十的李鸿章也许生就了一副劳碌命,匆匆地来天津,匆匆与李焘交谈过后,又匆匆地登上西去的花车返回北京……甚至于连他的总督府都没有正儿八经地开过辕门办过事儿,只留下四品京堂张佩纶协助直隶提督聂士成代拆代行总督职权。
      没办法啊,朝廷重臣们大部分都随着慈禧和光绪去了山西,留下一个大烂摊子要李鸿章来收拾,他能不忙吗?
      送别李鸿章后,李焘带着叶长生、高连山以及火力连众兄弟,径直前往杨柳青筹练武毅新军办事处——黄家园子赴任。时间不等人呐,从一九零零年的八月二日起,每一分钟的时间对他来说都格外珍贵。
      天津战场上,武毅军和毅军五战五捷,沉重地打击八国联军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特别是从廊坊战役到东局子战役这段时间,几乎消耗了半支武毅军,北中国在胜利的气氛下其实岌岌可危!编练新军,不仅仅是为李鸿章增加政治资本,也是给中国增加军事实力,刻不容缓!
      “办事处总办汪声玲,乃是武毅军的老营务,举人出身,跟随恩相、聂某多年,有‘谋事缜密周到,行事干练果决的评语。其人不仅仅熟悉新式陆军,也曾在北洋水师服务,可谓海、陆兼通,这才被恩相调拨给你,协助编练武毅新军的事宜……”这是聂士成送别李鸿章后拉住李焘嘱咐的话。
      李焘也不含糊,开编费用、军饷、军械、人才……可以说李鸿章能给的都给了,足以证明尚且没影儿的武毅新军在老爷子心中的地位,当然也是自己在他心中地位。
      一行三十七人来到黄家园子门口,汪声玲听到马蹄声出门来,正好迎上李焘等人。
      李焘见门口站着一位四品顶戴的官员,年约四十多岁,清矍的脸上带着自然而然的微笑,还蓄着一溜灰白的山羊胡子,眼睛特别的有神,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饱读诗书又通晓军务的能者气质。
      他忙翻身下马,两步走到汪声玲面前一米处站定,立正行礼道:“汪先生,后进李焘前来赴任,还请先生多多指点。”
      汪声玲也打量了年轻的镇台大人一番,对李焘的军礼做派、谦谨态度格外欣赏,慌乱抱拳作揖道:“使不得,镇台大人威震津门、名扬四海,连洋人也对您不得不服气,不得不称赞呐!声玲受命辅佐大人,实乃三生有幸。”
      李焘眉头一挑道:“噢,李焘那么有名吗?”
      汪声玲心中诧异,面上却是不露分毫,侧身示意微笑道:“大人,请!”见李焘举步后,他走在身侧道:“大人想必是戎马倥偬,不及阅读时要新闻呐。最近的《知闻录》、《京华新闻》、《津门快报》都给您的战绩占满。各报时常加印号外,每日清晨报童沿街叫卖,百姓官绅购者如云。连有些拳民也不再闹事,纷纷跟随求报观看或者央人诵读,已成近日京津之景啊。”
      要说李焘听到这样的话还不得意,那就是假话了。只是,他在得意洋洋之际,从汪声玲的话语中也看到,这个国家的人民太需要胜利的消息来鼓舞了!也许,民心民气就是这么着凝聚起来的。
      “先生谬赞李焘了,天津之战,乃是聂帅调度得宜、用人得当,加之将士用命,才能以弱胜强、屡挫顽敌,李焘可不敢贪此功劳。”说话间,众人已经行到前院花厅。李焘对此地是相当熟悉的,乃指指花厅道:“这里就是办事之所了!高连长,立即安排值班警卫,把咱们武毅新军的场子绷起来。”
      高连山停步、立正、应是,然后转身对随行的官兵们道:“全队都有,以班为准轮流值哨,给我打起精神来,武毅新军呐,将是天下一等精锐之师!”
      “是!”三十三个声音同时响起,着实有些威势。
      高连山满意地点点头,看向黄毓英道:“大板牙,今日你负责巡哨,安排妥当后向我报告。”
      “是!连长!”黄毓英扯起嗓子回应着,又突然悄声道:“连长,能不能不叫我大板牙?”
      “你本来就是大板牙!”高连山瞪眼看着一脸委屈的黄毓英,又瞟见孙福贵偏过头去偷笑,乃哼了一声道:“嗯,这个,顺口了,以后注意。大板牙,执行命令!”
      李焘此时已经和汪声玲、叶长生进了花厅就座,听了高连山的话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向叶长生道:“二哥,让三哥进来吧,眼看着要扩军了,他也不能老管那些事儿,该谁管就放手让人去管。”
      汪声玲眨巴了一下眼睛,对李焘、叶长生、高连山等人的关系重新作了评估。这种在战场上结下的兄弟关系不是那种利益的拜把子关系,对此,汪声玲也见得不少。
      “汪先生,您是恩相和大帅赞不绝口的老营务了,不知对编练新军如何看法?”
      李焘也不客套,直奔主题而去。
      汪声玲则是胸有成竹,带着抹不去的微笑欠身道:“卑职以为,凡做事者先有组织章程,练新军乃国之大事,更得有架构才行。总镇大人不妨先设立营务处,营务处辖招兵处、营房处、军械处、提调处、军训作战处、军学培养处、军政处、辎重给养处、财务处等九大处,各任能者居之……”
      李焘笑道:“您看,我就带了这么几号人来,这么大的摊子要摆开,缺人呐!汪先生,但凡有合适之人,不论亲疏,您具个名单履历给我,可好?”
      汪声玲点点头,又道:“那架构方面,大人的看法是?”
      李焘看了看汪声玲,又转头看看叶长生,爽快地一挥手道:“尽量精简吧!咱们主要是练兵不是养人。我看这样,咱们分分工,各揽一摊子事儿。营房处、军政处、辎重给养处、财务处合并为军政处,由您任军政处总办。其他有关作训各处,合并为参谋处,由叶长生帮带任总参议官。怎么样?”
      此言一出,汪声玲愣住了,叶长生也愣住了。
      汪声玲不过刚与这位年轻的总镇大人见面,就被委以军政大权,职权比武毅军营务处总办还大!显然,这种被人信任的感受是幸福的,也是令人惊讶的。
      叶长生则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担当总参议官一职,武毅军的总参议本来是洋人担任,属于参而不议的类型,没有实权。可是方才李焘说了,有关作训各处都是总参议官的职权范围!这,可是德军施行的参谋长负责制啊!
      “没问题的话,咱们就讨论拉人的问题,总之李焘是准备着得罪咱武毅军、毅军、新建陆军的大帅、军门、总镇大人们的。军械方面就由刘大应主持,这个位置我先从汪先生那里定下了。”李焘说着,看了看汪芦玲,见他点头后又向进门来的高连山招手道:“三哥随便坐,正说

076 秋后算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