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86 奉旨迎驾[1/2页]

逐鹿1900 仙人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86奉旨迎驾
      一名口木顾问军官的“阵亡”,在口木人眼里也许是正常的战损,在俄国贵族眼里却是远东黄猕猴对优越的俄罗斯民族的挑战。
      其实,日俄两方面都很清楚,那名暴露身份的口木军阵亡者其实是忠义军的故意为之,只是此时没人愿意去计较这些,人们都忙着各自的事情。公开了在满洲对抗俄国的意思后,口木加紧了扩军备战的工作,可怜的口木人更加地勒紧裤腰带供养他们的军队;俄国则从高加索地区抽调了两个师的部队缓缓东援,其中包括皇家胸甲骑兵第二团这样的“劲旅”。
      消息传到锦州后,李焘立即电奏北京督办政务处和暂驻阳曲的军机处,并分别致电驻跸奉天的钦差大臣增祺,李鸿章、奕劻两位留京和谈全权大臣和总领军务的荣禄,要求朝廷加大对辽西的人力、财力、物力调度,推行大规模的移民政策和在关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理由很简单,就是应对俄军的增兵威胁、以军事力量督促俄军按约撤军。
      日俄两国的战车如愿地开动了,可是此时的李焘却有些患得患失的感觉。促成日俄争夺东北特权的战争后,他对能否控制这场战争的进程和最后结果,并没有十分的把握!
      如果这场战争可以完全用军事手段来控制的话,他可以游刃有余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对自己和武毅新军,他有绝对的信心。不过,国际军政博弈需要的不是一介武夫,一味的军事行动未必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毕竟对日俄两国来说,战场不在本土!此时,李焘需要的是韬略和政治手段。
      步出电报房后,李焘的脚步在选择回自己办公室还是去汪声玲办公室之间徘徊了片刻,最终却转向去了叶长生的参谋部。
      “云樵,走,去军校走走。”
      总参谋官的日常事务是繁杂忙碌的,建军计划连带着的装备计划,军政日常管理,部队的军事训练,朝廷和地方拨给的经费物资,部队与地方的关系……一切的一切,只要关乎军事方面的事务,叶长生就得做到心中有数,为李焘的战略决策随时提供依据。
      这个差事着实不是人干的!不过叶长生却是干得有滋有味,尽管他军事素养并不能满足这个职务的要求,不过他的长处是领导一个班子来运作。
      一个总参谋部,需要的不是强有力的军事战略家,而是一个军队的总管家,一个能够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伯乐。曾经担心自己的结拜二哥干不了总参谋官差使的李焘,如今却是放心得很,眼看着参谋部一天天地成熟起来,他在心里把最大的功劳记在叶长生的账上。
      叶长生跟着李焘走了几步,到后院的一个太湖石边时,终于忍不住心中的疑惑的发问道:“光翰,你最近老是去军校走走、看看,到底有啥想法?嗯,有个事儿我不知道该不该……”
      李焘看看左近无人,干脆停下脚步,看着眼前的太湖石道:“我们之间不应该有秘密,不是看你太忙嘛!”
      忙?我会比你这个大帅更忙?!借口都不会找!
      叶长生有些不悦地嗯了一声后,看着李焘的侧脸试探着道:“端甫老大人(李经方)一走,你就成天扎在办公室和军校,我看,你是心里有事不想说,又或者是在逃避什么?”
      李焘笑道:“建军任务紧急,普遍兵役制度一旦得到朝廷的批准实施,那整个盛京大约将有四十万可用之青壮,团练这个形式维持到今天已经不适合需要,我想趁机把地方武装彻底改组,鉴于地方武装的特殊性,是否在军校设立一个地方军政特科培训人才,以适应地方武装改组之需要呢?这个事儿我看能行,该做!就是军校师资人才不就手呐!”
      “抽调一些前武备学堂教官去即可,军校武训,可以从军中抽调中级军官暂代替补。”叶长生立即提出办法。办地方军政特科,该!
      “不成!这是军政特科!”李焘说着抬手指向自己的脑袋道:“这里不过关的人不能担任军政特科的教官,否则今后的地方军政咱们就无法用的得心应手,这,比起部队的事务来更麻烦!”
      叶长生嗫嚅了一阵,还是提起勇气问道:“光翰,你究竟想要做什么?我知道,你想牢牢控制盛京军政财大权,这应该!你想操纵口木人和俄国人的矛盾,这也应该!可是,你是否还想着将军中骨干的血换一遍呢?”
      “换血?”李焘看着叶长生,神光却游移到叶长生身后不知什么地方,良久才道:“是!换血,这个血必须要换!有的人他自己不愿意换思想,那我就换人,军队和辽西就换血。云樵,武毅新军肩上的担子你我清楚,他不能不坚强,不能在强国思想上落后于国人,不能在牺牲奉献的情操上有丝毫的怠慢。否则,这支军队会在大环境中被个人欲望影响,被安逸朽败的思想逐步同化,最终堕落成一支没有战斗力的武毅新军。这样的武毅新军能够承担起你我的强国梦想吗?这个时候,我们心慈手软不得!”
      叶长生点点头,想了想又摇头道:“不会是你的婚事……”
      “瞎话!”李焘立即打断了叶长生的猜测,他知道叶长生的这个想法恐怕是身边很多人的看法了。碍于武毅军老兄弟和聂大帅的面子,某人毁了四年之约,决定尽快迎娶聂红衣,从而……事实是如此吗?应该说不完全是这样。
      “旧军的习气、落后的思想

186 奉旨迎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