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64 如梦如幻[1/2页]

逐鹿1900 仙人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264如梦如幻
      乾清宫,上书房,这个曾经作为大清帝国的核心之地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发挥过作用了。看着以自家兄弟载沣、载涛、载洵为首的一大群臣子趴满一地,想想午间载涛一脚将阻拦群臣迎接圣驾的小太监踢入南海,想想这几年在瀛台上过得日子,光绪不胜唏嘘,半晌没有对群臣的叩拜行礼表示出应有的态度。
      “嗯吭!”载沣轻轻地咳嗽了一下。
      光绪惊醒,用充满感情的语调和颜悦色道:“都起来吧,起来说话,让朕好好看看你们。”
      一阵谢恩声中,群臣起身。光绪步入人群,一个个端详,一个个点头微笑,让这班臣子不得不做出感激涕零的模样,诚惶诚恐地向皇帝做出效死的表示。
      光绪一番作态后,回到久违的宝座上坐定,温言道:“朕此番亲政,李卿家乃是首功,变法图强,行立宪之政体,也是朕多年夙愿。今儿已经给锦州发去电报,李卿家抵京之日,这立宪之局就当大定。诸位爱卿,此事还须尽快拿出个章程来才是。”
      载沣忙向铁良使了个眼色。
      铁良躬身作礼道:“奴才以为,皇上应钦定立宪政体。西洋强国之立宪,无外不列颠、德意志二法,我朝欲行变法,振奋百姓万民,以西法融国朝之法,尚需斟酌才是。”
      “铁良,朕知你与李卿家相交匪浅,可知锦州之真意?”
      铁良回道:“万岁爷,锦州通电并未明言政体如何变更,以皇族内阁暂摄政务,筹组国会,乃是直隶袁督之要求。”
      光绪的脸色在闻听那个名字后变了变,很快又恢复了温和恬静。他轻轻地嗯了一声,微微向旁边带着冷笑的载沣点点头,又道:“那就请袁督即刻进京面商大计吧!”
      不少王公大臣暗暗心惊,这皇上是要招袁世凯进宫咔嚓了!在宫里稍有消息的都知道,光绪在变法失败、困居瀛台的日子里经常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是书写袁世凯的名字然后撕个粉碎!
      铁良如今是唯一掌握了有效武力的满族大臣,又是二品的顶戴,从廊坊进军京师促成光绪亲政的汉旅也是他的部下,现在政局趋于明朗,汉旅也重归铁良节制,从兵谏转为进京入卫,行禁卫军之职责。如此一来,这位二品的禁卫军总统,如今在上书房拥有足够的言事分量。他见李焘借光绪之手消灭袁世凯势力的目的已经快要达到了,忙道:“皇上,奴才以为当今首要之事乃是诏令天下,明彻行变法,筹备立宪之宗旨,以安民心,稳定局面。其次,乃是尽早安抚军心,整顿武备以防不测。”
      “嗯,昆冈。”
      军机大臣昆冈立即躬身道:“奴才在。”
      光绪略一沉吟后说道:“按照锦州通电的意思起草诏书,安抚万民吧。铁良呐,你看这军心该当如何安抚?”
      “奴才以为,锦州李大帅昔年有一语,正合当今之事。”
      “说。”光绪的脸色相当的平静,似乎铁良借李焘之语来回答自己的问题并无不妥。
      “体制,为国家动员全国力量的根本,无集权之中央,就无集中的财力物力人力用于国防。体制,在于军事机构和军队编制能因地制宜、因敌制宜、因国情民情制宜。当今军人正是秉承一腔爱国之心,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行兵谏之事,所为无非是强国强军。安抚此等军人,首要就在于军事体制的变革。建立有效的、唯一的全国性军事机关,明确此次兵谏之军人功绩,提出统筹之国防章程,委派忠诚得力、得军心者主持国防改革。如此一来,军心自然大定,军人自然更为皇上效死!”
      铁良话音刚落,载沣就奏道:“军制当以德意志为标范。德意志之法为,皇帝乃全国军事力量之当然统帅,以参谋总长领总参谋部为辅佐,战时也以总参谋部为基础设立统帅部,此为军事之领率机关。军事之军政机关,当建立专门的陆军部、海军部,列入内阁,参与机要,以利政府统筹国防建设。”
      光绪的眼光在载沣和铁良脸上停留了片刻,还是语气平缓地道:“这,是李卿家的意思?”
      当年那个年少轻狂,锐意变法又在甲午战争中受人摆布,胡乱指挥的光绪不见了,经历了瀛台之苦,他连说话都开始少了那种锋锐的味道。这个变化让其他人有些揣测不定,自然不敢答话。左右看看,还得铁良和载沣来回答。
      载沣看看铁良,略略示意。
      铁良忙道:“李大帅对德国军制向来推崇。”
      “那就按照这个意思商量着办,先把参谋总长和陆海军部的责任人选议定。朕觉着,当今天下晓畅军事者,非李焘莫属,这个参谋总长就不必再议了。”
      “辄。”群臣自然不敢不从,事实上,不从也没办法,那个位置就是李焘的,谁也没法染指。
      载沣见群臣中无人敢就陆海军部长人选言事,心中颇为得意自己与李焘的联手之策,临时的皇族内阁当然不能全部是皇族,汉人、军人、地方督抚要占据一定的席位,何况这陆军部长是李焘要了的!
      “奴才以为,陆军部长可由军政兼通之武毅军老将冯义和出任,海军部长,贝勒载涛可暂代行事。”
      光绪点头道:“嗯,陆军有武毅新军为标范,朕自不用担心,海军嘛,就由载涛暂领,载洵会办。铁良,你暂领禁卫大臣兼署九门提督,李卿家未归之前,京师之地,朕就交给你了。”
      “谢万岁爷恩典!”铁良以头抢地,一副感恩戴德的做派。然后又道:“万岁爷,还有一事当速速行来。”他见光绪点头,忙道:“戊戌之六君子,康梁二公及党人于国有功却蒙罪受屈……”
      这话,光绪正等着人提出来呢!铁良还没说完,他就急忙道:“立即颁诏天下,尽赦戊戌党人并拨银抚慰,加恩旌表六君子及各地死难者、抚恤后人,召康梁二公速速还朝主事。”
      上书房里,不管是守旧的,还是变法的,又或者当今立宪的,群臣都伏地唱道:“万岁爷英明,大清中

264 如梦如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