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看清来人,笑道:“梁兄还真是禁不起念叨,刚提到你,你便来了。”
梁永麟也笑道:“三年未见,接到你张巡的邀请,我自是不敢不来,也不敢晚来啊。”
“可曾带酒?”张巡问道。
“佳酿三坛。”梁永麟答道。
“不醉不归?”
“醉也不归!”
“哈哈哈哈哈”两人同时放生大笑。
这梁永麟与张巡同为天宝末年进士出身,相识多年,感情甚笃。此番因故被贬,回京任了个校书郎,好在他为人洒脱,并不在意。
二人多年未见,自是有很多话要说。张巡简单将诸人介绍给他以后,便拉着他进屋叙话。
二人进屋后,李君恪便吩咐卓洛准备礼品,他与杨维明日正式拜师。不料话音刚落,便被南霁云阻止。
南霁云说他和雷万春潇洒惯了,不愿为俗礼所累。教授些许功夫,也当不起师傅二字。最关键的是,被叫做师傅,平白高了一辈,显得老气。雷万春听完南霁云的歪理后,只是笑笑,不置可否,算是默认,于是李君恪只好作罢。
一直候在旁边的福临也听过重明大侠的故事,看见李君恪得拜名师,好不羡慕。于是对李君恪说道:“恪哥儿,你以后考上武举,我也要和你去参军。你看能不能让我也跟着两位大侠学些武艺,以后也好给恪哥儿鞍前马后效力。”
“还鞍前马后效力,不怕丢了小命?”李君恪笑道。
“那自然是不怕的,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李福临故作豪迈道。
李君恪看向南霁云,商量道:“南大哥,您看?”
南霁云没有说话,走向福临,伸出双手在福临身上一通揉捏。
“这小子的根骨也不赖,不过更适合学老雷的功夫。”南霁云道。
听他如此说,雷万春对福临说道:“少年郎,可愿意我来教你?”
李福临自然愿意,连忙点头答应,生怕雷万春反悔。
他滑稽的模样逗得众人大笑不止。
笑过后,南霁云对李君恪等人正色说道:“虽说我们兄弟二人与你等没有师徒名分,然而毕竟你等功夫是我们所授,若是学艺不精,平白辱没了我二人名声。因此,学艺期间,一切听从我等安排,若是因受不了苦不服管教,即便张郎有命,我二人也断不肯再教授你等武艺!”
见他说得严肃,三人连忙点头答应。
距离晚饭时间尚早,武举要考教诸多技艺,南雷二人便带着弓马兵器,领着众人前往郊外继续考教三人各项技能的功底,以便以后施教。
一番考教下来,两人对这三个小子手下几斤几两基本有了了解。
三人当中,李君恪根基最好,马术射艺都很过关,拳脚功夫也是有名师指点,只不过他未曾用功练习,不得要领,但基础上总是好的。
杨维总体比李君恪相差一筹,但也粗通马术射艺,且膂力惊人。
李福临则是各方面一窍不通,只能从头教起。
一番测试过后,天色渐晚,众人返回张府。
进入张府后,晚饭恰好准备完毕。众人简单整理后,便到正堂用餐。
原本大家是认识不久尚有些拘谨,几杯上好的土窟春下肚后,气氛便热络起来。
李君恪脸色微红,说道:“梁叔父,您带的这几坛荥阳土窟春真是不赖,比我之前在家中喝还要好些。”
梁永麟捋须笑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现在这情形,怎能没有美酒相伴。”
众人已经从张巡那里得知他贬官一事,只是不知内中详情。
听他这么一说,南霁云忍不住问道:“梁兄,你究竟是因何事贬官,可否告知我等。张郎马上便要去清河县赴任,您乃是上任清河知县,这清河县有何需注意之处,您给我们说说,好让我等早做准备。”
梁永麟沉默不语,良久,拿起酒盏,一饮而尽,缓缓开口说道;“若是吏部尚未走完相关手续,最好赶紧托人,舍了这差事。”
众人听他如此说,都不由蹙起了眉头。
雷万春问道:“这是为何。”
“我这次贬官是因为清河主簿(注1)被人杀了!”梁永麟目视前方,缓缓说出一句震惊众人的话。
在场之人皆倒吸了一口凉气,张巡暗自皱起了眉头。
“朝廷命官竟被人杀死?”李君恪问道。
梁永麟再饮了一口酒,说道:“正是。”
从他口中确认此事,雷万春也沉不住气了,对梁永麟说道:“梁兄
第十七章 清河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