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九章 知清河[1/2页]

断虏弦 饮冰李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个月后,前往清河县的官道上,三辆马车、五匹骏马组成的车队缓缓前行。
      已是初春,空气依旧料峭,刚下过一场春雨的官道有些泥泞,五匹马的鞍鞯之下都挂着障泥(注1)。
      骑马走在队首的少年身材高大,一身华服,面貌英俊。料峭的春风丝毫不能影响他的欢愉的情绪,只见他不时与身旁并辔而行的同伴们笑谈几句,兴之所至时甚至还会引吭高歌,正是那随张巡奔赴清河的李君恪。
      一行人离开长安已近月余,眼见便要进入清河境内,在冬日里长途奔波月余,总算临近目的地,也难怪众人心情不错。
      那日酒宴过后,李君恪三人便开始了随南、雷二人学艺的日子。李君恪原以为自己还有些武艺基础,南霁云会传他一些高深武功。不曾想这三个月来,两位技艺师傅丝毫没有传授三人兵器或者拳脚功夫,只是不停的训练着三人的基本功。
      每天白天不下三个时辰的跑步、扎马、举石锁,几个少年每天都被折磨的精疲力尽。刚开始的半个月内,每天训练完毕,三个少年几乎连路都走不稳,脚下的血泡起了又磨破,磨破了又再起,双手也是同样的状况。
      南、雷二人原本还担心李君恪与杨维两个富贵出身的公子受不得这番苦,指不定那一天便忍耐不住,半途而废。然而李君恪、杨维本就不是轻易服输之人,加之最近的经历也使得二人各自有了不能放弃的理由,因此不管多苦多累,也是暗自咬牙坚持。倒是李福临由于年龄较小,有些坚持不住,在开始训练的第五天生生累晕过去,两位师傅不得不给他减少了些训练量。
      在两位师傅的严厉训练之下,三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虽说这三个月内吃了不少苦头,不过取得的成绩到也显著。这三个月下来,李君恪可以轻松连跑三十余里,练起五十斤的石锁丝毫不费力,杨维身高力大更甚于李君恪,已是能耍的起六十斤重的石锁。福临虽然比起二人稍差,但也是进步很多。
      三个月下来,李君恪就好似脱胎换骨一般。原本还有些肉的脸颊彻底消瘦下来,也练出了一身的腱子肉,只不过由于每天风吹日晒,原本白净的脸庞完全变成了古铜色,显得成熟了几分。
      伴随身体素质提升而来的是饭量的增长,这三个月内,李君恪、杨维、福临三人每顿光米就得各自吃掉二斤,顿顿必须有肉,否则便使不出力气来。
      这三个月吃住都在张家,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张巡无甚丰厚家业,饶是薪俸不低,扣除日常开销其实也剩下不了多少。突然多了这三个饭桶,其实还是有些压力的,好在卓洛为人机灵,从李一夫给的钱中拿出一部分作为三人的伙食费交给了张家管家,并承诺以后每一季度都会将三人开销送上,这才避免了尴尬。
      卓洛最初的打算是在长安做些生意来维持几人的生计,得知张巡要到清河做县令后,本来想跟着一起前往清河,但从梁永麟处得知清河的情况后,便把做生意的地点改在了洛阳,只因洛阳作为陪都商业繁华,生意相对好做些,且离清河也要比长安近上许多。
      本来卓洛还想着等到张巡上任时随众人同行,但张巡上任时间迟迟未定,不愿坐吃山空,卓洛便先行一步,带人前往洛阳。
      临走之前,想到清河险恶,卓洛实是放心不下,又从自己本欲带走的人中留下二名少年福禄与福寿,陪同李君恪一起前往清河,这才稍稍安心。将几人前往清河所需物品准备齐全后,离开长安前往洛阳。
      这三个月来,每天跟着两位师傅训练,李君恪没时间去找萧倩儿,萧让也加强了对倩儿的看管,因此虽然同在长安,但是三个月中两人却是一面也未见上,甚至萧倩儿都不知道李君恪仍在长安。得知要出发去清河的消息后,李君恪在萧府附近转悠了两天,才终于堵到了倩儿。
      两人初见之时,萧倩儿被吓了一大跳,三个月的时间,李君恪外貌上的变化实在太大,好在除了肤色以外都是朝着好的方向改变。
      待认清楚来人确实是李君恪后,少女露出了清丽的笑颜。倩儿本以为李君恪已经随家人南下,因此在长安再次见面,自是十分高兴。
      三个月未见,二人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李君恪将自己拜师学艺的事情详细讲出,萧倩儿自然知道他学艺的原由,再看他三个月的变化,不由感动的红了眼圈,流下泪来。好在李君恪又讲了一些学艺中的糗事,少女这才破涕为笑。
      只是再美好的相聚也总要有分别,眼见太阳西下,二人约定好以后的联系方法后,依依不舍的分别。
    &

第十九章 知清河[1/2页]